7月19日凌晨,唐洪芳(中)在中坝社区查看群众财物转移情况。受访者供图
7月28日中午,黔江区冯家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洪芳查看完渔滩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后回到办公室。她不自然的走路姿势,使记者注意到了她包裹着纱布、肿得厉害的左脚。“前天去寨子社区查看消落带时不小心滑了一跤。”唐洪芳若无其事地说。
7月19日晚至20日上午,黔江区普降大雨,加上阿蓬江上游电站紧急泄洪的影响,阿蓬江冯家段河水猛涨,导致冯家街道5个社区受灾。从19日晚7点30分到22日凌晨12点30分,唐洪芳带领131名干部职工和街道无职党员连续奋战53小时,大水退去后,5个受灾社区无一人员伤亡。
20分钟奔赴抗洪第一线
7月19日晚上7点20分,正在街道值班的唐洪芳接到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紧急电话:阿蓬江上游湖北咸丰县境内朝阳寺电站即将泄洪,泄洪量为1550立方米/秒。
接到通知后,唐洪芳立即将洪灾预警通过短信、微信平台、街道广播等方式通知到各社区。不到20分钟,唐洪芳就与街道党员干部职工和应急队员赶到了渔滩社区。
渔滩社区是冯家街道离泄洪点最近的社区,如果洪水来袭,这里将首当其冲受灾。唐洪芳赶到后,开始逐户敲开居民的家门协助他们撤离。由于路面还没有积水,雨势也不大,不少居民认为唐洪芳“危言耸听”,不愿撤离。靠近泄洪点的陈正育一家也慢吞吞地搬着一些小件。“洪水来得很快,到时候你想搬都搬不了!”唐洪芳挽起袖子帮陈家转移财物。
晚上9点半,渔滩社区路面积水上涨到1米。而13户54名涉险群众已全部安全转移。正当唐洪芳松一口气时,她再次接到紧急通知:湖北境内下大暴雨,短时间内泄洪量将达到5000立方米/秒。这时,中坝社区的水位离堤岸仅剩50厘米,情况非常紧急。来不及坐下喝一口水,唐洪芳又立即赶赴中坝社区。
2小时疏散群众213名
唐洪芳赶到中坝社区时,中坝社区主干道和阿蓬江堤岸边已经聚集了几百名前来查看水势的围观群众,场面有些混乱。而且当时时间已晚,不少居民都已睡下,这就加大了转移工作的难度——57户居民必须逐户检查。
安排好街道党员干部和应急队员入户工作后,作为总指挥的唐洪芳则来到了最危险的地方——阿蓬江堤岸边。“这里最靠近主干道,越是危险的时候越需要有人站在最显眼的地方给群众吃颗‘定心丸’。”唐洪芳说。
凌晨12点半,中坝社区的路面积水已有1.4米深,而社区内的57户213名群众都全部安全疏散,围观群众也已散去。同时,阿蓬江沿线1000余名涉险群众也全部安全转移。但唐洪芳仍和街道干部分别守在主干道和几个关键出入口,以防有群众回来抢救财物再次进入危险区域,“只要大水还没退,抢险工作就没有结束。”
休息不到30分钟 只为让群众尽快回家
20日凌晨5点,大水终于退去。但去年刚建成的中坝社区却遭受重创。“一片狼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唐洪芳只说了这4个字。
“这里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今年4月刚入住。”唐洪芳告诉记者。
早上8点,只休息了20多分钟的唐洪芳和前来支援的消防队员一起开始了灾后清理工作。
区公安消防队派出120名消防官兵、11台次救灾车辆;正阳工业园管委会、城投集团支援6辆洒水车;区卫计委组织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了4次消毒防疫……借助各方力量,20日晚11点半,中坝社区的灾后卫生整治基本结束,被转移群众开始纷纷返回家中。
22日凌晨12点30分,所有转移群众和救援人员都回到了自己家中,而在一线奋战53小时的唐洪芳成了最后一个到家的人。3天不见,还在念初中的儿子见到唐洪芳的第一句话是:“妈妈你又瘦了,又黑了。”听到这句话,在洪灾面前都不曾退缩的唐洪芳鼻子一酸,一把将儿子抱在怀中。
至今,在唐洪芳和社区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中坝社区损毁的公共设施基本修复完毕、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