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市铜梁区蒲吕街道工作的李先生,利用午休时间来到区市民服务和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体验了一次高效便捷的换证服务。在公安专区服务窗口,民警谢婉芸熟练地为他核对信息、拍摄照片、采集指纹,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身份证换领申请。更让李先生惊喜的是,他同时申请的驾照换领业务也当场办结领证,而新身份证将通过免费邮寄直接送达家中。
这样的高效便利,源于铜梁区公安局持续深化“公安警务+便民服务”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服务举措,2024年3月,铜梁区公安局整合力量,抽调13名民警、22名辅警,组建了派驻区市民服务和营商环境促进中心警务服务站,对公安窗口实行统一领导、管理和考核。
警务服务站自启用以来,全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用心、细心、贴心、暖心”的“四心”服务理念为引领,着力擦亮“服务心贴心、满意百分百”公安政务服务品牌,搭建起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易办事、不添堵”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今年以来,该站已高效办理户籍、出入境、车驾管业务超过15.8万笔,群众满意率100%。
从“跑腿”到“坐等”
打造警务服务新标杆
走进警务服务站,治安、户籍、出入境、交管等业务指引、导向指示牌映入眼帘。导办民警辅警穿梭各处,主动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和精准引导。服务站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管理,确保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帮办代办等便民举措落实。
“组建专职导办队伍,是为了及时为群众提供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铜梁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兼警务服务站主任赵伟介绍。当办事群众面露难色或驻足时,一句“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温馨问候便会及时响起。明确需求后,民警辅警会引导群众至对应区域,确保业务顺畅办理。
针对企业和群众遇到的特殊难题,尤其是因政策衔接或历史原因导致的难题,服务站建立特事特办机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寻找解决方案。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服务站以“互联网+”为引擎,推动智慧化便民服务升级,让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去年9月,在警务服务站户籍窗口前,一位老人颤巍巍地递上一叠泛黄的材料。“同志,我的年龄登记错了,少了两年……”这位老人是一名抗美援朝退役老兵,因种种原因,导致现在无法及时享受相应的高龄补贴。面对跨越数十年的历史档案核查难题,服务站立即启动特事特办机制。户籍民警主动对接档案馆、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翻阅大量户籍底册和兵役档案,经过连续多日的细致核查,最终找到关键证明材料,成功为老人更正了年龄信息。
此外,警务服务站还专门设立“疑难杂症”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行“一警多能、集约用警”,实现“一窗口对外、多业务集成、一站式办理”。秉承“审批至简、服务至善”的原则,根据业务办理高峰规律,在工作日中午和节假日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实现“延时办、预约办”,将“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从“专科”到“全科”
打造“全能”服务窗口
“真没想到现在政务服务这么贴心便捷!”6月5日,市民刘女士在市民服务中心经历了一场“意外惊喜”。她原本计划办理护照,却在提交材料时发现身份证丢失。正焦急时,警务服务站辅警万元玲主动上前安抚:“您别着急,我们这里推行‘一窗通办’,可以同步办理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和护照。”在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刘女士仅在一个窗口就完成了三项业务的联办。
办事群众的肯定,是检验公安政务服务质效的重要标尺。警务服务站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最高标准,创新打造“全科型”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了从“专科受理”到“全科办理”的转变。
为适应“全科型”服务要求,服务站对全体工作人员实施了从入门引导到业务办结的全流程技能培训,并开展了跨户政、出入境、治安、交管领域的交叉培训。同时,建立老带新“导师制”帮带机制,定期举办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加强常态化业务练兵。通过系统培养,服务站力求让每一名民警辅警都能精通多项业务,成为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全能选手”。
作为警务服务站负责人,赵伟将窗口工作视为公安政务服务的“前沿阵地”。他牵头构建了“全流程、闭环式”的政务服务监督机制,通过系统梳理业务受理、材料流转、质量监督等关键环节,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具体实践中,服务站推出“日提醒、周通报”的质量管控模式。每周工作例会上,全体人员会对上周业务办理情况进行复盘,通过“案例剖析+集体会诊”的方式,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项落实销号。这种“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整改-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了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从“多窗”到“一门”
打造“家门口”服务圈
“从方便群众的角度来说,家门口的派出所是办理户政业务的首选。”延伸服务触角,警务服务站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今年以来,在原有户政业务基础上,服务站将出入境、车驾管等个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派出所,努力实现区、镇两级便民服务有效覆盖,让群众办事真正“只进一扇门”。
今年8月,铜梁区首个公安警务服务点入驻旧县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惠及当地7000余名居民和20余家企业,实现户政、交管业务等事项“家门口”就可办理。这标志着铜梁公安政务服务正加速从城区向农村延伸。按照规划,今年还将在蒲吕街道等6个镇街推广实施,着力构建“3公里、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在服务模式上,服务站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无差别受理机制。通过明确前后台职责边界,由一线警务人员前台受理、服务站专职民警后台审批,实现受理办理相分离。
铜梁区公安局警务服务站将继续全面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推动审批事项向“一个部门、一个大厅、一个网络平台”集中,持续规范流程、压缩时限、提升效能,让便民惠企的春风吹进更多百姓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公安力量。(文/余安 图/铜梁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