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医保又有新变化 快来了解这些“新规”让你进一步释放参保红利

2025-06-25 15:16:27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全民参保是整个医保的基础和基石,62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重庆市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就业形态多样化和人口流动常态化等形势变化,持续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等问题做出介绍并回到媒体记者提问。

▲《重庆市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实施方案》解读会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新生儿“出生即可参保”、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为家人代缴

“2024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3132.4万人,参保率达到98.2%,为实现病有所医、病有所保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仲姝婕介绍,这次《实施方案》紧扣全民参保这一主线,从完善参保和待遇政策措施、建立参保激励约束机制、数字赋能优化管理服务、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15条措施,落地实施以后,将从“放、拓、优、奖、便”五个方面进一步释放参保红利。

”,即放开放宽参保户籍限制。明确市外户籍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重庆市职工医保年龄放宽到男未满63周岁、女未满58周岁。新生儿可凭出生医学证明直接参加重庆市居民医保。

“拓”,即拓宽参保筹资渠道。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从本人配偶、父母、子女直系亲属,扩大到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等近亲属,个人账户既可以给亲属就医购药,也可以给亲属代缴居民医保费。同时,还支持农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参加基本医保缴费。

“优”,即优化生育保障待遇。明确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其未就业的配偶可以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待遇,鼓励参保,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奖”,即建立连续参保人员和零报销人员的奖励机制。对当年没有享受报销的参保群众和连续参保群众分别设置激励,次年提高居民大病保险封顶线4000元。

“便”,即通过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服务,打造“医保全民参保一件事”。实现高效精准的参保动员,优化“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生育津贴一件事”“渝药易购”“医保钱包”等数字化应用,方便参保人员就近享受医保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提升参保群众体验感。

▲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仲姝婕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断保将面临等待期 等待期内不能享受医保报销

考虑到参保人的实际情况,《实施方案》还提出,允许参保人通过补缴修复变动等待期,每多补缴1年的费用可以减少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但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来有的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则仍然需要至少等待6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2025年度居民医保没参保,参加2026年度居民医保,那么就有3个月的固定待遇等待期;如果2025年、2026年都没有参保,2027年再参保,那么在3个月的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还要加上1个月的变动待遇等待期,总计就是4个月的待遇等待期。以此类推,断保时间越长,等待期就会越长。

“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在待遇等待期期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仲姝婕表示,设置“两个等待期”约束措施的目的实际上是对所有参保人的保护,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就有可能出现少部分人员因为选择性参保而脱保。

满足两个“激励” 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可达到24万元

“在激励机制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激励’,即连续参保激励和基金零报销激励,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和基金零报销人员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仲姝婕说。

连续参保激励指从2025年开始,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就可享受连续参保激励,每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4000元。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加居民医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继续保留。

基金零报销激励则指自2025年起,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如果当年没有使用过包括门诊、住院在内的所有医疗费用的医保基金报销,那么可以在下一年度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同样也是提高4000元。如果当年发生了大病保险报销并使用了奖励额度,那么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就会被清零,下一年度重新开始计算零报销奖励额度。

仲姝婕强调, “两个激励”的措施为独立设置,如果当年发生了大病保险报销并且使用了零报销奖励额度,则零报销的奖励额度将清零,但是不影响连续参保激励的激励额度,也意味着,参保人在参保生涯中可以多次享用连续参保激励。同时,连续参保激励和基金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的总额度最高可以达到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20%。“目前我市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按照激励措施,只要连续参保或者基金零报销,那么奖励额度会一直增加,最高增加4万元,即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可达到24万元。”

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 方向/文审核 刘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