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为贯彻落实全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2025年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与前沿技术专项启动会于今(18)日上午在重庆大学主教学楼举行,会议围绕智慧医疗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趋势,立足全市科技人才队伍的良好基础和优势领域,积极推动临床与前沿医疗科技相结合,为重庆智慧医疗装备产业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与前沿技术专项启动会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三年行动计划 重塑全球前沿医疗产品新格局
▲2025年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与前沿技术专项项目签约仪式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本次会议意义重大,既是重大装备研发和前沿技术攻关的‘把关会’,也是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动员会’”。重庆市副市长但彦铮在会上表示,研究推进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是推动我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智慧医疗的终极目标,是让技术有温度、让创新惠民生。”但彦铮说。
“实现未来3—5年自主突破带来新的产品,推动我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介绍,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部署,围绕重大医疗装备实现国产替代、国内首台(套)的目标,紧密结合重庆市的科技人才队伍良好基础及优势方向,聚焦重大产品开发和前沿关键技术突破,系统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助力重庆市优势领域重大装备提档升级、持续抢占国内外市场,围绕《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指出的重点发展领域。
市科技局将组织实施慧医疗装备与前沿技术专项,拟每年分别组织十大重大装备研制和十大前沿技术研发,其中,重大装备研发突出产业化,每项支持500—1000万元,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等重大产品与装备研发;前瞻性技术攻关突出产品化,每项支持100万元,重点支持预期3—5年可转化、产品化的新兴技术方向。在高端引领产品方向遴选5个,国产替代产品方向5个,合计培育10个,经过2—3年攻关开发,力争形成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十大标志性重大产品。
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表示,为深入结合《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重庆大学愿意开放实验室,共同聚焦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带动前沿医疗专项科技发展。
▲7T磁共振成像系统项目负责人徐征教授向媒体介绍产品功能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我们力争三年内完成国内首台7T磁共振成像系统,并实现临床应用。”来自重庆大学7T磁共振成像系统项目负责人徐征教授介绍,7T磁共振成像系统是目前全球脑科学研究和临床神经影像诊断的最先进设备之一。美国及欧盟已将其列为对华技术封锁清单,限制高端磁共振成像系统对华出口。目前西南地区唯一一台7T磁共振成像系统在重庆西南医院,价值1.2亿元,是从日本西门子公司进口而来。徐征教授向记者透露,目前世界前沿医疗设备,几乎被国外垄断,售价极其昂贵,如果能实现国产自主生产研发,将是推动中国医疗事业前进的一大步。徐征教授项目被纳入专项立项后,现已获得项目支持500万元,总项目经费达2000万元,据他预计在未来3年内,这台天价机器将有望在重庆实现国产化。
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 方向/文审核 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