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滨指导民警使用无人机设备
“清明进山祭扫的人员多,森林防火压力大”“三月份以来全域禁捕,大溪河沿岸要加强巡防”……透过无人机实时传回的画面,这些步巡、车巡难以抵达的地方,在派出所民警眼中一览无遗——这是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陶家派出所组建“小镇飞手义警队”以来的又一次实战演练。
飞手义警帮助民警精确锁定目标
从“单打独斗”到“群防群治”的创新突围
“我们是一个乡镇派出所,10多个民警要管42.5平方公里,有年夏天凌晨三点我们接到山火报警,赶到现场时,月黑风高,找上山的路都不容易!”陶家派出所教导员欧勇说道,这也是中心城区边缘镇域治理的普遍困境,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派出所将目光投向了头顶的天空,然而,一无设备、二无技术,这个“飞天梦”要如何“落地”?
在大溪河水域开展“空中巡防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22年前后,在推进“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时,社区民警意外发现辖区内有多家广告公司都配备了专业无人机。“在跟经营者的交流中发现,在实际的业务开展中,无人机的使用场景并不算频繁,更多时候是旅游休闲在使用,设备平时都闲置在仓库,机主们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特别愿意参与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爱好者们也不想价值不菲的无人机在家“吃灰”,跟派出所民警一拍即合——何不让“空中资源”转化为“平安助力”?于是,一支“小镇飞手义警队”逐渐形成,这些有无人机设备与爱好的热心市民,成了派出所开展巡逻防控的空中助力。
"飞手义警队"的诞生
"刚开始真的有点忐忑。"李滨是陶家镇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负责人,记得第一次接到派出所协助扑救山火的电话时,他特意给无人机换了耐高温电池。面对火势凶猛、距离较远的火灾现场,救援人员难以第一时间掌握火情,无人机传回的画面,让救援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火势蔓延的情况、火场周围的地形以及被困人员的位置。这为救援人员制定灭火方案、选择最佳救援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火场进行了精准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效率。
无人机协助民警巡山巡河
这场实战让辖区的无人机爱好者看到了价值,在与民警的交流下,一支“小镇飞手义警队”张罗了起来,他们提供设备,教授派出所民警辅警无人机操作,协助民警开展巡山巡林巡河等工作。陶家镇虽然面积大,但飞手们普遍住在镇中心,一有需要很快就能赶到。“现在我们团队有5名核心成员,虽然是义务帮忙,但总能做到随叫随到,支持平安建设也是为我们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份安全保障,我们的飞行技术也在一次次‘任务’中获得了提升”,李滨介绍道。
天眼地网下的智慧守护
2023年盛夏,持续40℃的高温让不少陶家镇的居民选择到大溪河游泳消暑,但这毕竟是长江的支流,也成了溺水事故隐患区。大溪河沿岸密林多,温度高,开展步巡难度较大,在民警的号召下,义警队的无人机随即开启“水上巡航”模式。“那天中午,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河边把衣服裤子脱光,一看就是要下河‘洗澡’,我马上降低高度喊话,孩子听到被无人机‘盯住’了,赶紧穿上衣服往回跑!"操作员张伟回忆道,为了协助民警开展巡逻工作,义警飞手们自发将自己的航拍无人机上装上了喊话器,一个夏天里,在河两岸成功预警27起危险行为。
在山火救援中,热心市民的无人机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
而在巡河护江的过程中,不但能有效劝阻危险行为,有时还有意外收获,热心机主的无人机与警方的热成像仪等高科技设备“空地联动”,光是去年就协助警方抓获非法捕捞8人,极大地提高了打击违法犯罪的效率。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陶家镇还将有无人机制造企业落地,届时,“小镇飞手义警队”的力量有望更加充实与专业。警民共建的“平安天网”越织越密,这种“科技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也在重塑新时代的基层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