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万州公安民警“公主抱”为他送去“正式身份”

2025-03-17 16:39:43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近日,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五桥派出所前,民警谭文芳怀抱少年的身影定格成一道温情风景线。照片中,他稳稳怀抱起17岁少年小陈的身躯,从警车到户籍窗口的数十米距离,步伐坚定而轻柔。这一抱,不仅托起了为民服务的担当,更让“特殊群体办事难”的困境在温情中消融。

“上门接+全程陪” 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小陈自幼因先天疾病行动不便,无法独立行走。随着年龄增长,就医、出行、办理银行业务等处处需要身份证,但因身体原因始终未能办理。“孩子没法坐轮椅长途颠簸,我们也不敢麻烦别人帮忙。”小陈的母亲提起过往,声音哽咽。这一难题,在社区民警谭文芳的一次走访中被“点亮”。

当天清晨,谭文芳与两名同事驾驶着警车到小陈家中。“小陈,今天咱们去把证件照拍了,后面的事交给我们!”他一边轻声安抚,一边和同事配合,将少年从床上缓缓托起。为避免车辆颠簸加重不适,警车后排提前铺好缓冲垫,民警全程用手臂护住小陈的腰背。

抵达派出所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户籍室离马路还有数十米的距离。谭文芳没有犹豫,一句“我抱你上去”,便俯身将少年稳稳横抱入怀。为保持姿势平稳,他刻意放缓步伐,短短距离,他走了很久。户籍室内,民警早已调整好设备,就连指纹采集仪也调至低位。“头稍微向左偏一点,对,保持住!”摄影师半跪着抓拍,3次调整后终于定格合格照片。

“送证到家” 承诺服务不止于“一趟跑”

“今天采集完信息,证件很快就能制成。到时候我们送证上门,您放心!”办理结束时,谭文芳向小陈家人郑重承诺。“过去总觉得警察是抓坏人的,现在才知道,他们更是百姓的‘靠山’。”小陈的母亲红着眼眶说道。而谭文芳对此却显得淡然:“群众跨不过的门槛,我们就是他们的腿。”如今,五桥派出所的警车上常备医药箱,户籍窗口设立“爱心专岗”,民警定期摸排辖区特殊群体需求,将“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入户”。

温情背后 政策支撑让服务“有力度”

这份温情的背后,是制度力量的托举。万州区公安局人口支队近年来大力推行“三阳工程”,即针对朝阳(学生)、夕阳(老人)、暖阳(困难群众)推出“延时办”“上门办” “预约办”等服务,让便民之策真正惠民。据统计,2024年“三阳工程”为4800余名群众提供了便利服务,真正让万州公安户籍窗口成为了让群众安心托付、放心办事、暖心体验的前沿阵地,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贴心与关怀。

“一张身份证,对普通人而言是‘小事’,对特殊群体却是打开生活之门的‘钥匙’。”五桥派出所所长表示。从“公主抱”上楼到送证进家门,民警用一个个具象化的行动,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写进了百姓冷暖交织的生活里。(文/余安 图/万州区公安局)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