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重庆奉节新城车水马龙,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十年前,这片土地上还是一片零零星星的民房院落与工地交织的景象,奉节县城市西移建设因拆迁难题而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钱从敏成为了奉节新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奉节新城一角 张世林摄
钱从敏是奉节县夔州街道办事处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主任。她用情感“拆”出了一座城,更用爱与心筑起了人城交融的温暖家园。自2014年来到夔州街道,她便与这座新城的百姓融为一体,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还是多么尖锐的矛盾,只要有她在,一切都能化作和风细雨。
临危受命:化干戈为玉帛,解民忧于水火
2014年,夔州街道作为奉节县城市西移建设的主战场,地少人多,土地肥沃,二三产业发展兴旺,群众不愿意拆迁,再加上移民调地等矛盾未彻底化解,村民上访不断,干群关系紧张,征地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在最艰难的时刻,县领导让街道办自行寻找“能人”,钱从敏成为了三名“能人”之一。
钱从敏和县级部门一起商谈解决新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 奉节县夔州街道办供图
上班第一天,钱从敏所在的办公室负责人就被村民围堵,无法脱身,甚至不能上厕所、不能吃饭。原来,这些村民是为移民补偿款而来。由于村民对移民款分配意见分歧,一种意见是按现有人口分配,另一种则是按承包土地人口分配,双方各执一词,导致补偿款无法分配落实。于是,村民天天到街道办讨要“说法”,让街道办无法正常办公。
面对这样的局面,钱从敏决定和办公室主任次日一早召开村民大会,摸清两种不同意见的人数比例,然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发放补偿款。然而,村民们并不买账,拒绝签字。钱从敏意识到,村民们的目标一致,只是分配方式存在分歧。而前一天带头闹事的两名村民在村民中威信最高。于是,钱从敏找到这两位村民:“只要你们能说服村民按照你们的分配方式超过半数,我立刻安排打款。”两位村民大喜过望,立刻分头行动,找村民签字、提供银行卡。仅仅一天时间,56户村民中就有32户签了字。钱从敏火速兑现承诺,安排打款。一时间,那些犹豫的村民也纷纷找到钱从敏,同意按照前面32户的分配方案。一场拖了5年之久的“上访”案,竟在一周内圆满解决。
拆迁攻坚:情暖"钉子户",用爱融坚冰
拆迁工作中,钱从敏总是以心换心,用真情化解矛盾。在夔州街道冒峰社区,还有20多个“钉子户”,她一个一个地去沟通,最终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在修建西部西区横三路期间,邓相珍成了“堵工婆”,爬施工挖机,堵施工场地。钱从敏了解到邓家12口人,三个子女中有两个残疾,家庭生活极其困难。面对这样的家庭,钱从敏给她家算了经济账,规划了家庭未来的短期目标,最终,邓相珍主动当上了“干妈”,再也不当出头鸟了。
拆迁现场 奉节县夔州街道办供图
钱从敏现场化解拆迁矛盾 奉节县夔州街道办供图
李姓兄弟俩也不愿拆迁,只要有人劝他们拆迁,就挥动拳头打人。钱从敏没有正面交锋,而是侧面了解到兄弟俩在做涂料生意,于是四处帮他们介绍业务。一个个拆迁“钉子户”,无论拆房、迁坟,还是道路建设、安置等矛盾,只要钱从敏出面,都能圆满解决。
守城不易:从拆迁到安居,事事皆为民
如果说拆迁是一项随时面临危险的浩大工程,那么解决百姓安置后的各种矛盾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2020年,奉节新城建设已具雏形,大量拆迁居民得到了妥善安置。然而,刚刚融入城市的居民还不适应,矛盾依然突出。夔州街道办面临着“守城”的重重困难,既要解决百姓的就业问题,又要帮助村民适应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方式转变,还要解决各种矛盾。
钱从敏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化解社区矛盾 奉节县夔州街道办供图
最先爆发的是冒峰社区物业和居民之间的冲突。钱从敏让居民选出几名代表,交流安置房车库权属,组织居民和物业一起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物业每月公布物业收支,定期接受居民查账;同时,居民签订文明公约。随后,这一模式被推广到其他小区,物业和居民之间的大量人员聚集类冲突再也没有出现过。
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部分人迷失了自我。钱从敏用解决他人困难的办法,实现了迷失者的心灵救赎。居民李方海征地拆迁后,家庭逐渐有了起色,手头存款增多。然而,他的妻子却误信他人,陷入网络赌博,瞬间倾家荡产,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解决李方海一家的基本生活问题,钱从敏帮他卖涂料,找廉租房,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还上门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让她远离赌博,回归家庭。
大爱无疆:以真心换民心,守护万家灯火
“把群众揣在心里,才能让民生实事落在实处。”这是钱从敏二十余年基层工作始终践行的信条。在奉节县冒峰社区,一级残疾人向继兵的家中,由三轮摩托改造的简易床铺和摆放着琳琅满目小商品的货架,共同见证了这位基层干部“以真心换民心”的故事。趴在简易床铺上的向继兵至今记得,当他从楼梯摔下导致截瘫后,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钱从敏第一时间上门帮扶,不仅为他的安置房特别选定在一楼,还协调开发商把院门拓宽,让轮椅可以自由进出。“房产证办理、便利店经营,都是钱主任亲自请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办理。”向继兵望着便利店货架动容地说:钱主任给我提供的帮助太多,我没有好的语言表述,只能将感谢记在心里。
社区走访成为钱从敏工作常态 张世林摄
外迁移民李祖元不愿住在外地,回到家乡蜗居岩洞多年。社区让他走,他说死也要死在家乡,成了一个烫手山芋。钱从敏知道后,帮他找廉租住房,组织居民捐赠基本生活用品。
“黑户”刘胜府18岁当兵,退役后回乡二十余年无户口。钱从敏知情后,根据他的口述,协调公安机关、武装部从源头查起,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刘胜府退役后的工作地(河南)社区、单位,最终成功为他上户。
真武村的李正全家庭中有4个孩子,其中3个无户口,靠借户口上学。钱从敏知情后,第一时间联系公安局帮助其子女上户。
钱从敏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奉节县夔州街道办供图
“今天菜的销量如何呀?”“身体近来可还好?”“工作有着落了没?”钱从敏穿梭在冒峰社区楼宇间,和辖区居民热切交谈。那画面,全然不见工作的忙碌与隔阂,更像是邻里间再寻常不过的日常唠嗑。
拐进其中一幢楼,钱从敏轻轻叩响冒峰社区社长向德元家的门。老人家听闻声响,蹒跚上前,热情地将她迎入屋内。“钱主任在冒峰社区这十年,真的是辛苦。征地拆迁时,面对诸多难题她从不退缩;服务群众,那是事事都放在心上;基层治理工作,她同样亲力亲为。”说到激动处,向德元的声音微微颤抖,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踏着夕阳余晖,钱从敏推开冒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玻璃门。这里没有寻常办事处的冷清,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的氛围和咖啡的醇香。“把工作当生活是我的工作哲学。”钱从敏笑着说,眼神中透着真诚。她希望辖区居民能真正与干部真正零距离,因此将这里布置得像一个家——居民们闲暇时可以来坐一坐,有事时也能在这里喝杯咖啡,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不仅是党群服务中心,就连我的办公室也像家一样。”她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只要居民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在这里。”钱从敏坚定地说。她的身影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社区、奉节新城最温暖的守护者。她用情感“拆”出了一座城,“拆”出了居民们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用心守城,用爱暖城,和城市之心一体脉动,快乐工作和生活,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