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地质灾害成功处置和避险十大典型案例》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年以来,我市遭遇18次强降水过程,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推动,市防减救灾委、市地指加强统筹调度,各级党委政府一线履职,市级有关部门科学指导,基层地灾防治工作者辛勤奉献,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牢牢抓住“预警叫应、转移避险”关键环节,着力减灾止损。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274起,提前避险转移撤离群众51394人,因灾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5%,未出现群死群伤,未出现负面舆情,地灾防治工作取得了点显著成效,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肯定。为激励先进,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市防减救灾委收集整理了《2024年地质灾害成功处置和避险十大典型案例》,旨在分析成因、发现规律进,总结经验、借鉴提升。
其中,《“提前预警、靠前指挥、快速转移”应急避险点妥善安置撤离群众——奉节县大树镇场镇泥石流灾害应急处置》获评典型案例。
案例启示该案例发生在奉节县大树镇场镇,突发泥石流,威胁群众多,撤离安置难度大。奉节县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灵活有效利用大树小学应急避险安置点,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56户132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没有出现负面舆情。
一、基本情况大树镇场镇泥石流沟长约260米、宽约3—7米,泥石流区物源总量约1.1万立方米,威胁场镇居民56户132人。2024年7月11日9时30分发生泥石流,因提前将受威胁的56户132人转移安置到避难场所,未发生人员伤亡。
二、成因分析(一)地形地貌条件差。坡体地形较陡,坡体物质松散,在雨水作用下受重力影响向下失稳破坏;坡体下方为冲沟,沟槽纵比降大、高差大,便于水流、物源汇集。(二)连续强降雨影响。7月8日—14日,大树镇累计雨量达100毫米以上,3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雨水从地表裂缝渗入加大了土体重度,降低了力学性质。
▲滑坡全貌
▲避险安置点群众
三、应对处置(一)预警响应“早”。为应对本轮强降雨,奉节县递进启动地质灾害Ⅳ级、Ⅲ级、Ⅱ级应急响应。7月8日20时40分,县政府组织11个重点部门、33个乡镇街道召开视频调度会,要求严格落实巡查排查和“三个必转”【达到预警阈值时必须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必须转移、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必须转移】工作要求。9日—10日,县应急管理局持续调度33个乡镇(街道),要求加密监测预警,做好应急处置、巡查排查、避险转移和值班值守。11日2时30分,县气象再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息,县应急管理局立即叫应大树等重点乡镇,将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及时传达有关部门、单位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二)巡查排查“细”。7月11日,接到预报预警信息后,按照县级要求和镇政府安排,大树镇石堰社区网格员立即开始对辖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开展雨中巡查,7时许,其在太阳丫口(小地名)巡查时发现山体有异响,随即上报大树镇政府。(三)避险转移“快”。11日8时许,大树镇政府接报后,按照“三个必转”要求,紧急将受威胁群众56户132人转移至大树小学应急避险安置点,提供生活、就医等基本保障,安排专人疏导受灾群众情绪,并设置警戒并安排人员值守,防止人员回流。(四)灾情复盘“全”。响应结束后,奉节县深刻吸取近期多轮强降雨天气致灾险情教训,积极组织全系统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复盘分析。组织优化完善分级响应避险转移方案,建立“预警叫应要精准、基层回应要及时、部门响应要到位、指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