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溶溪:昔日锰矿村 如今辣椒红

2024-09-20 09:20:3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爱斌

“嘿,走!”伴随着吆喝声,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溶溪镇罗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四栋与5名村民一起,将最后一袋新摘的红辣椒装上车,这些红辣椒将被运往一家酸辣椒厂,制作辣椒酱和泡辣椒。

擦了汗,拿起笔,陈四栋记下一笔账:重庆瑞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收购辣椒600公斤,每公斤价格4元,收入2400元。

“瑞秀公司还订购了2000公斤辣椒今天要采摘,我们得抓紧干活。”面对记者,陈四栋算起辣椒收成:“今年我们村种了250亩‘二荆条’,分两季收获。7月收了12万公斤青辣椒;9月是红辣椒收获季,已收8万公斤。辣椒的价格在每公斤4元左右,除去成本,两季辣椒有近50万元收入。”

溶溪镇曾是锰业重镇,罗家村是主要的锰矿产地。因过度开采,生态环境受到破坏。2021年,秀山县按照锰产业退出、治理、转型“三步走”计划,对全县29家锰矿开采企业、19家电解锰企业实施淘汰退出,当年即实现全面关停。2022年初,秀山县批复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罗家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里用这笔钱建起辣椒育苗基地。

陈四栋说,村集体合作社发展辣椒种植以来,吸引来不少村民加入学习辣椒育苗、辣椒移栽等相关技术的队伍中。在增加农业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村民务工问题,促进村民增收。

退役军人李彪是最早返乡发展辣椒种植的创业者之一。李彪告诉记者,他已流转土地100多亩,种植线椒三号、线椒八号和螺丝椒等多个品种,每年用工超过3000人次。

62岁的村民余能江说:“我在辣椒基地干活,既能就近照看小孙子,一年还有八、九千元的务工收入,比起以前下矿井提心吊胆,现在的日子舒心多了。”

通过“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断强化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溶溪镇已逐渐将辣椒产业打造成为特色优势产业。经过3年发展,其辣椒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200亩。与此同时,溶溪镇的各个辣椒基地已与广东、湖北等地的销售商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溶溪镇镇长尹红文介绍,溶溪镇将着眼现代化农业要求,持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扩大辣椒种植规模,建立溶溪辣椒品牌,逐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辣椒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产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完)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