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报观察|花式“整活”之下,文旅何以“自塑”

2024-01-18 09:40:05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近来,随着“尔滨”走红,几乎一夜之间,激起各地网友和文旅部门满满的“胜负欲”,不抄点“作业”、不玩点“梗”、不摇点“人”、不整点“活”、不上点“分”……仿佛就不好意思谈文旅。

于是乎,“题海战术”、明星“扛大旗”、局长景区热舞……各地文旅部门“有呼必应”,纷纷“下场”,争当“卷王”。

不过,推动文旅发展,不能光靠屏幕中的“欣赏”,得靠游客用脚“投票”,及热度退却后的可持续发展。

春节临近,文旅市场将迎来客流高峰,作为早在2019年就玩转流量密码的“老司机”,重庆文旅如何以“自塑”与“他塑”,再上一层楼?连日来,记者作了调查。

过来人:

“看热闹也得嫌事大”

俗话说,耍猴儿的不怕人多,看热闹的不嫌事大。

这段时间来,随着东北“梗王”哈尔滨持续花式“整活”,“南方小土豆”“三亚冬天败给哈尔滨”“广西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冻梨切块摆盘、中央大街铺地毯、索菲亚教堂上空悬挂人工月亮……一系列“神操作”,频频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这不仅引得当地人调侃“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而且让哈尔滨市的冰雪大世界、菜市场、中央大街、澡堂子等地人满为患,实现“3天赚近60亿元”的泼天富贵。

“尔滨”爆红,更激起各地网友满满的“胜负欲”,纷纷喊话自己家乡“快来抄作业”,各地文旅部门自然“有呼必应”,纷纷“下场”,出奇招“上大分”:官方账号“听劝”式改名,熬夜上视频玩“题海战术”,请明星为家乡文旅“扛大旗”……不少网友甚至自发当起“监工”,督促自家文旅部门积极“卷”起来。

从去年文旅局长出镜为家乡代言,到如今利用社交媒体花式“整活”,这波聚集起来的“泼天流量”,不光是网上的“狂欢”,A股旅游板块也跟着嗨起来:1月15日,A股旅游、酒店板块领涨,大连圣亚仅用约5分钟时间就强势封板,西安旅游、长白山、九华旅游亦再度涨停,距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

在这波“流量之战”中,重庆文旅也没有缺席,用一条“重庆文旅急了”的短视频登上多个社交平台热搜榜,官方抖音号更节选电影《孤注一掷》的镜头,“魔性”喊话各区县文旅部门“不顾一切向前冲”,并“摇”来肖战等明星“代言”、发布“小火锅勇闯哈尔滨”等,短短十几个小时,账号的粉丝量就增长了4万多,达到33万。

“快乐是基因,流量是关键,情感是密码。”对此,早在2019年就依托网络走红的洪崖洞景区总经理张奇有冷静的观察。

2019年国庆节,洪崖洞凭借璀璨灯火爆红网络,接待了87.23万人次游客,天天达到景区核定的最大承载量,被迫分时限流,全年接待量更达到1800多万人次,“封桥”“腾空一座城”……成为当年最热门话题,重庆也因此“加冕”国内最早“最宠游客城市”。

▲2023年10月3日,渝中区洪崖洞景区,游客正在拍照留影。中秋、国庆假期,重庆洪崖洞景区迎来了旅游高峰期,现场人山人海,人气爆棚。首席记者 龙帆 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

在张奇看来,无论是洪崖洞、淄博烧烤、贵州“村超”,还是现在的哈尔滨,火爆出圈背后有着共同逻辑:

在线下,打造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并以实力“宠粉”,宾至如归的服务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线上,文旅部门“听劝”, 跟网友“打成一片”,释放出松弛感、亲和感,吸引大量市民、网友、网红参与和传播,并借由社交平台发酵,甚至从娱乐圈导入不少流量;

在传播内容上,短视频越来越多被人格化、情感化,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中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

“文旅发展,离不开流量,但不能止于赚流量、当网红。文旅要游客实地用脚‘投票’,涉及交通、景区、餐饮、住宿等诸多方面,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体验和口碑,因此对于业内人士来说,‘看热闹也得嫌事大’,流量得止于目的地的‘蓄水能力’。” 张奇说。

管理者:

“一房难求不如细水长流”

互联网时代,文旅概念不断迭代,线上流量常常成为线下的入口。用网上的流量带动一个目的地的发展,其可行性已被多地证实。

“作为较早火起来的景区管理者,说心里话,我有流量‘恐惧症’,既担心‘凉凉’,也担心太火,正所谓‘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张奇坦言。

文旅产业做的是线下生意,再多的短视频、小段子,也无法代替游客到目的地后的真实体验。

短时倾泻而来的流量,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诸多问题,如接待能力、安全等,为“接住流量”,景区不得不采取增加安保力量等举措,但还不能保证不排队、不拥挤等,这无疑会影响游客体验感。

以洪崖洞为例,客流最高峰时,景区内及周边的安保力量高达五六百人,而平时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

“短时客流高峰,甚至还会带来景区配套设施、业态等被‘裹挟’。”周迓昕,10年前,以废旧工业遗址改造了鹅岭二厂项目,一举轰动全国,被人戏称“二厂厂长”。

▲2023年10月4日,渝中区鹅岭文创公园,游客们正冒雨打卡赏景拍照。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他称,短时间的爆发式流量涌入,景区管理者可能会在“抓好服务”的告诫中,迷失“自我”,“倒逼”景区“跑偏”,如:住宿不足,就修酒店;餐饮生意好,一条街就变成餐馆……让景区失去了原有魅力。

淄博烧烤也证明了这一点。火爆时,“全城”卖烧烤,热度退却后,又因大量摊贩转店、停业,“凉”上热搜。

“一时的情绪价值固然亮眼,但一房难求不如细水长流,景区‘自塑’要有底线意识,以及稳定、可预期、不断优化的服务。”周迓昕说。

专家:

保持定力,让“幸福”再升级

“各地在‘杀疯了’之时,我们得保持一份清醒,‘抄作业’相对容易,但只是照搬照抄、仓促上马,甚至哗众取宠、名不副实,会影响到游客的真实体验,反过来影响文旅的口碑。”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对这波“泼天流量”也有观察。

在他看来,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上分”,旅游市场说到底拼的是产品和服务,要精准地研判市场、扎实地练好内功,为游客提供有新意、有温度的体验。

1月16日,飞猪发布《2024春节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春节假期,重庆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其中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重庆旅客的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大增超20倍。

携程发布的《2024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也显示,重庆在春节假期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977%。

如何更好地接住这波流量?

“我们要抓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强化技术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冉华章称。

春节期间,我市推出有7大板块超过1000项主题活动,不只为了“上大分”,更在于为加速复苏的文旅市场再助一把力、再添一把火,让市民游客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实现“幸福”再升级。

与此同时,我市还启动了“渝味360碗”评选工作,面向全市各区县征集评选特色菜品,提升重庆美食文化“软实力”,做强美食经济“硬支撑”, 让重庆地道美食“选出来、送出去,走向世界”,邀请八方游客体验“舌尖上的渝之旅”。

“一句话,比花式‘整活’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比‘出圈’更重要的是游客的口碑,真心实意做好服务,因地制宜开发产品,跟热点更要善创新,文旅热潮才不会昙花一现。”罗兹柏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