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青年教师和学员创作巴渝掐丝珐琅作品。
传承文化遗产,飞扬华夏风采。掐丝珐琅以其精妙繁缛的制作工艺造就艺术成就,为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之一。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将掐丝珐琅工艺引入教学,打造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巴渝掐丝珐琅项目,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传承。
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青年教师和学员创作巴渝掐丝珐琅作品。
在山城老年大学里,特意为巴渝掐丝珐琅项目开辟了一处作业空间,学员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以金丝为线、釉料为底,认真勾勒手中画板,绘制掐丝珐琅画作品。只见灵动图案在巧手中逐渐成型,再变得缤纷多彩。“今年3月份才正式开始学习,掐丝的时候,随着图形轮廓的金丝勾勒,心境也完全平静了下来。”山城老年大学学员廖星玉说,在巴渝掐丝珐琅的学习过程中,她的心境更加平和。每每完成一件巴渝掐丝珐琅作品,她的成就感就更多一分。
像这样出自学校教职工及学员之手的巴渝掐丝珐琅工艺品和文创作品,在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的校园里共有400余件。它们中融入了解放碑、大礼堂、长江索道、吊脚楼等山城元素,色彩斑斓、玲珑剔透,既具经典之美,又具重庆辨识度。
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青年教师创作的巴渝掐丝珐琅作品。
“这项非遗传统工艺虽然求精难,但入门不难,所以非常受学员们欢迎。”巴渝掐丝珐琅项目主理人李玲说,为了能把这项非遗项目传承得更好,她还与参与项目的其他青年教师向陇派掐丝珐琅技能大师李海明拜师学艺,不断突破技艺桎梏,实现跨越式进步。未来,她也会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水平,更好地带领学员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不断让非遗“潮”起来,让文化“兴”起来。
让非遗“潮”起来,让文化“兴”起来。这也是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一直努力之事。今年以来,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积极链接区内资源,将巴渝掐丝珐琅项目体验及展示带进重百大楼、人和街小学、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等商场、校园、社区,通过展、演、传、教、验等多种方式,让“活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入群众文化生活。下一步,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也将继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开发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