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李涛:服务群众的“一块砖”

2023-09-18 17:36:00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做起事来风风火火,面对危险从容不迫。”这是同事们对李涛的评价。从警12年来,李涛先后在交巡警、特警、基层派出所等不同岗位历练,现为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蒲吕派出所民警。他把自己当做“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冲在一线 职责所在无惧危险

“公园里有人跳湖啦,快来帮帮忙!”2011年12月,正在驾车巡逻的交巡警李涛听到呼喊,立即下车飞奔现场,找到正在湖里挣扎的女子,并径直跃入湖中将她救起。

“情况紧急,我忘记了冬天湖水的冰冷,忘记了自己游泳技术很差,也忘记了害怕,脑子里只想着救人。”对于当初救人的感受,李涛记忆犹新。初冬湖水寒冷刺骨,浸水冬衣瞬间犹如一块沉重的冰,不怎么会游泳的他在水中消耗了大量体力。但一心救人的李涛还是一只手奋力抱住女子,将其救上岸。随后,李涛又开车一路鸣笛将女子送到医院。直到看着女子得到救治并转危为安,李涛悬着的心才慢慢落地。

后来,李涛被调到了特警支队,每逢遇到重大案件收网行动或是处置突发事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勇敢冲锋在前。

2021年8月的一天,李涛刚下班回家,突然接到单位紧急通知:一持枪嫌疑人躲藏在铜梁某地,急需实施抓捕。接到指令后,李涛立刻回到单位,全副武装后赶至现场。经勘查,目标房屋装有防盗网和防盗门,需要掩护专人开锁破门。得知情况后,李涛主动请战,手持防弹盾牌率先冲在最前堵在防盗门外,给其他战友顶出一小片安全区域。门锁很快被打开,李涛向身旁的战友示意后第一个冲进房内,飞身将正欲反抗的嫌疑人扑倒,战友们紧随其后将嫌疑人牢牢控制,并在房内搜出自制枪支一把,子弹若干。

纾困解难 赤心所向皆为群众

“身在公门,正好修德,力行善事,不改本色。”调任蒲吕派出所民警的李涛的日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他都时时刻刻以此提醒自己要牢记为民宗旨,不能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

今年2月,蒲吕街道居民王先生家中老人走失。接到报警后,李涛立即调取相关道路监控,很快确定了老人消失的路口。时值深夜,晚一分钟找到老人就多一分危险,李涛到达现场后一边联系村社干部,发动村民留意自家周边有无该老人踪影,一边组织警力、王先生及其亲朋好友等兵分多路,沿着老人消失的方向展开搜寻。经过众人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一小路边找到了在原地徘徊的老人,李涛随即联系王先生将老人安全带回家中。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每次有群众遇到困难,李涛总是及时赶到现场,竭尽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今年5月的一个夜晚,李涛巡防时发现一名老大爷躺在路边花坛,于是上前查看情况。老大爷在呼唤中渐渐清醒,迷迷糊糊告诉李涛他昨天从璧山来铜梁探亲,今天临走时喝了酒,结果在等回家的班车时昏睡了过去。

李涛闻言哭笑不得,他搀扶着老大爷回到警务室,并为其送来茶水醒酒。次日早晨,李涛驾车将清醒后的老大爷送到站点,并耐心叮嘱他回家路上注意安全,今后适度饮酒。

竭力反诈 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蒲吕街道是铜梁有名的工业街道,区域内各种工厂、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等多达700余家,当地许多居民都会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一旦有企业员工遭遇诈骗,将影响辖区经济的平稳发展。

“每次听到有群众受骗,我都非常心痛。”为了营造良好的用工就业环境,李涛常常在站好护学岗、检查企业或是走访社区时,不厌其烦地向群众宣传防骗知识。值班时,面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涉诈问题,李涛总会及时予以处理。一旦有人遭遇诈骗,他会迅速审查立案,倾力帮助追赃挽损。

今年4月,李涛值班时接到蒲吕街道某企业分公司财务胡某报警,称其遭遇诈骗,随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原来,胡某在处理日常工作时收到一条邮件,通知他加入新的QQ工作群。胡某没有多想便同意了,随后发现公司“老板”和“经理”都在群里。聊天中,“老板”询问公司资金数额后,表示需要和一位杨姓老板进行资金往来,要求胡某立即转账。因“老板”不断催促,胡某未当面核实便汇了款,直到下午和经理微信聊天时才发现自己遭遇了诈骗。

了解事情经过后,李涛立即立案调查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经刑侦支队分析研判,诈骗嫌疑人的身份被成功锁定,涉案银行账户也被重庆和江苏警方依法冻结。随后,李涛和同事匆匆赶往山东聊城,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成功将该嫌疑人抓获,为群众追赃挽损16万余元。

“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走好从警之路,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李涛,作为一名基层民警,群众的事就是他的头等大事,只有用心用情做好每件实事,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获得群众的认可。(文/龚轩 图/铜梁区公安局)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