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龙骨坡到玉米洞 重庆是长江上游史前人类的乐园

2023-08-22 09:36:58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从龙骨坡到玉米洞,从牛牙刮刀到象牙“艺术品”。远古时期的重庆大地上,到处都活跃着古人类的踪影。

▲8月18日,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工作人员在龙骨坡化石点旁忙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巫山人’只是重庆史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巫山玉米洞、奉节兴隆洞……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重庆,拥有覆盖整个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员黄万波说。

▲龙骨坡第一次发掘,黄万波(右一)目测地形。受访者供图

也就是在这些远古人类的手中,璀璨的文明开始诞生,“考古发现已经表明,重庆拥有作为长江上游史前人类乐园的重要地位。”

▲8月18日,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巫山人下颚骨发现处。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的发掘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重庆日报第一阶段报道也暂告一段落。接下来,重庆日报融媒体报道小组将持续关注此次发掘工作,及时向读者传递龙骨坡遗址第五阶段主动发掘的最新进展。

巫山玉米洞:8万年前重庆人就用牛牙制作刮刀

说起龙骨坡,大家都不陌生,可是说起与它毗邻的巫山玉米洞,很多人都会好奇在哪里。

巫山玉米洞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小营村,离龙骨坡遗址直线距离只有2.5公里。

“如果说龙骨坡是重庆史前文明的起点,玉米洞就是古人类的‘中心营地’所在地。”黄万波说。

在这个超过1000平方米的山洞里,古人类的足迹整整从40万年前绵延到了8000-10000年前。

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古人类,以玉米洞为中心,向四周探索着自然资源,他们打猎和采集完后,都会回到洞中加工,并在这里抵御寒冷。

在古人类的生活中,大量的石器骨器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而就在玉米洞七八万年前的地层中,考古专家们就发现了一把古人类利用牛牙制作而成的“刮刀”。

“在古人类遗址中,用动物牙齿制作而成的牙具,是比较少见的。”黄万波说,这把牛牙刮刀的主要作用,是肢解动物的尸体和削刮木头。

同时,在玉米洞,考古专家们在8000-10000年前的地层里,发现了两个残缺火坑。“这说明,生活在玉米洞里的古人类,那时已经学会使用火种。但这个火种究竟是击打燧石而生,还是钻木取火,抑或引来的自然火,目前还无法得知。”黄万波告诉记者。

奉节兴隆洞:藏着最早具有原始艺术萌芽色彩的远古人类作品

一米多长的剑齿象牙上,几笔看似不经意的刻画,却成为令考古学者们惊叹的发现。这些划痕,逃过了漫漫数十万年时光的侵袭,留存至今,成为目前我们所知的最早具有原始艺术萌芽色彩的远古人类作品。

它的诞生地,就在重庆奉节兴隆洞。

这枚剑齿象牙,同样是由黄万波所发现。

出土时,它和属于另一剑齿象的1枚门齿“根靠根、尖并尖”地排列在一起。

被刻画过的这枚剑齿象牙,长度逼近两米,专家们在上面发现了好几处起止点清楚、线条粗犷有力、形态简单、成组出现的纹路,其中有两组尤为醒目。

一组是由6条刻划纹组成,纵向排列,近似一条灌木枝的图案;另一组则是由4条刻划纹组成,构成露鸟的羽冠状。

这件“艺术品”的主人,就是距今12万年-15万年前生活在兴隆洞的远古人类。正是他们用尖端锋利的石器,在剑齿象牙上刻画“创作”了这些纹路。

黄万波说,这枚剑齿象牙的发现,成为目前所知最早的人类有意识的刻画作品,对原始艺术的起源和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行为方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九龙坡玉龙公园遗址:将重庆中心城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至少百万年前

大大小小的河滩,鹅卵石随处可见。但谁能想到,在远古时期,它却是炙手可热的“值钱货”——古人类正是看到这些石头,才决定聚集在当地,用鹅卵石打制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石器,繁衍生息。

岁月更替,这些“永生”的石头被考古发掘出来,并向我们“宣布”:重庆城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远远不止史料所记载的2万—3万年,或者之前有些专家所推断的几十万年,而是被提前到了至少百万年。

如今的遗址所在地,是在一座名为王家大山的山顶之上(就是现在的九龙坡玉龙公园),远远望去,山下几公里外就是蜿蜒而过的长江水。

那么,在百万年前,这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黄万波说:“当时根本没有王家大山,遗址所在地就是江边的一片大河滩,河滩附近草木茂盛,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清澈的江水就是它们最佳的饮用水源。”

在这片河滩上,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大量堆积着大小合适的鹅卵石。而正是因为这些石头,才引来了远古人类到此活动。“这些古人类用这些石头打制石器,并用它们作为自己生活的工具。”

而附近聚集的动物,就是远古人类最好的食物。

那么远古人类是居住在这个地方吗?

不!专家们认为,遗址其实就是远古人类的“工厂”,他们在这里因地制宜生产加工各种生活中所需要的石器,但并不住在这个地方,“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我们可以判断,远古人类在这个地方,曾经活动过很长一段时间。”

“重庆境内长江从最高的第五级阶地到第一级阶地甚至河漫滩都有人工石制品的分布。这意味着,至少在两百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在重庆繁衍生息,从未断绝。也因此,我们有了更充足的理由说,重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黄万波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