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新样板

2023-07-21 10:20:33  来源:重庆日报

建设中的金凤城市中心摄/曾诚

重庆首个自研大语言模型在科学城发布

创新机制激活“沉睡”的科研成果,“建圈强链”做强产业支撑,科技创新策源力正积极蓄势……创新,正是西部(重庆)科学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前,科学城认真贯彻落实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精神,通过放大创新特色优势,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科技体制机制,营造宜居宜业、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全面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动能蓄势突破

力争形成一批示范性研究成果

挖掘机轰鸣作响,渣土车来回穿梭、工人忙碌不停、现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科学城,奥松半导体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据奥松电子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包含8英寸CMOS+MEMS特色传感器芯片量产线、8英寸MEMS特色晶圆快速研发线等建设项目,技术能力覆盖CMOS+MEMS特色工艺,可实现各类MEMS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和批量生产。

作为科学城特色优势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正发挥引领作用。“新赛道”塑造新优势,科学城深入实施战略科技力量提质强能行动,围绕“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软件信息、新型智能终端等重点产业,助力创新发展。

在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智能驾驶工程师正围绕智能驾驶算法进行讨论。近日,国科础石(重庆)软件有限公司与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聚焦汽车工业智能化,覆盖设计、研发、测试、生产、验证等环节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共同推进自动驾驶、车联网等软件算法与系统测试,加速汽车智能化落地及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升级,助力重庆市构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创新动能正在此积厚成势。目前,科学城正加快设立100亿元科创基金,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共担科技项目、共促成果转化、共建创新平台、共用科技人才、共享科技资源。目前,科学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9.1%,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4%。

科学城正着眼于科技研发“从0到1”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从1到100”的突破,力争形成一批首创性、带动性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推动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集聚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争创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兴建产业孵化载体,推动大学城、科学城深度融合;完善‘金凤凰’人才政策,大力引育国内外顶尖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提升人才服务水平。”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为科创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兆言”大模型产品,该产品基于全球领先的AI大模型技术,是重庆首个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

“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无论是资金补贴,还是人才政策,均为其自主研发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坚实保障。”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科学城不断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探索人才积分制改革试点,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先投后股”等改革举措,一系列扶持科技创新主体和载体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今年7月,科学城“先投后股”首批4个项目正式签约立项,财政资金拿出700万元“真金白银”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万元。

重庆涂镀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涂镀佳”)是科学城首批“先投后股”拟立项项目企业。“对于我们这种初创企业,200万元完全是雪中送炭,也让我们看到从‘1’到无限可能的希望。”涂镀佳相关负责人兰伟说道。

目前,涂镀佳在石墨烯改性水性漆涂层配套适应性的研究已得到了实际应用,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配件等。

“‘先投后股’是一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早期项目。”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解释,先期以科技项目形式向科技型企业投入财政资金,后期按照事先约定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换为股权,伴随企业共同成长。在被投企业步入自我发展阶段后,再按照“适当收益”原则逐步退出。

同时,科学城不断健全金融服务体制机制,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为科创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如,创新推出的重庆首个《重庆高新区“科企梯度贷”管理办法》,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金融“翔凤”政策,则是从促进金融机构提质增量、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创新、打造创投风投聚集高地、优化科技金融平台服务等多个角度支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筑巢引凤优化创新生态

打造宜业宜居城市新样板

近年来,科学城科创硕果累累:引进北大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33个,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全市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科创平台7个;集聚卞修武、吴宜灿等院士近30名,国家级人才超300名,研发人员达2.5万人;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20个,其中国家级7个、孵化培育科创企业近2000家。

科学城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高端人才、世界一流研发机构纷至沓来?

从聚人才、聚资源、聚产业到给市场、给资金、给机会,科学城正紧抓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发展机遇,深耕创新土壤,推动一大批创新主体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迅速生长。

“我们坚持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紧扣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重要承载区总目标,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批科教基础设施、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企业集群,着力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汇集区,聚焦科学城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集聚区。”重庆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栽好梧桐树,不愁凤凰来,这是千百年来的共识和规律所在。因此,科学城不断释放“城市升级”的信号,围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功能+品质”的深度融合,让工作生活在科学城的企业员工和市民更舒心,成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前不久,新森大道隧道全部拼装完工,是全国首例双向八车道装配式明挖拱形隧道,衔接起科学城南北通道,进一步提升科学城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科学城发展的“城市绿心”——寨山坪生态公园项目初步完成建设,以绿色环保理念为基础,兼顾景观休闲、生态保育、历史人文等方面的诉求,成为有科学城标识的靓丽名片。

今年9月,总投入达8.3亿元的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一期)、重庆大学城沙坪坝第二小学校、重庆科学城中科启智幼儿园3所新校将建成投用,预计新增学位5000个。

人才公寓拎包入住,“人才管家”上门服务,人才服务“一码集成”,让科学城成为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的典范。

为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品质,营造宜居宜业、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科学城正加速构建“六横六纵两环”骨架路网,构建内畅外联、绿色智能的交通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市民近享家门口好学校;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的全面发力……未来,这里将成为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宜居地,成为带动科学城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郭雨嫣 图片除署名外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提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