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白源媛)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工程蓄水量达22.45亿m3,占应蓄水量的58.04%,当前可供水量16.37亿m3。
据了解,受2022年极端干旱影响,加之今年雨量偏少,重庆市水利工程蓄水普遍困难。为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重庆市坚持科学蓄水调水。
抢抓时机蓄水保水
目前,重庆市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抢抓近期有利降雨时机,采取蓄、引、拦、提等多种形式多蓄水、蓄足水,蓄水量比上月同期增加蓄水3.15亿m3,增蓄水量占当前可供水量的19.24%。其中重庆市璧山区,抓住每次降水时机,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能蓄尽蓄,全力做好水库日常蓄水保水工作,有效保障了当地群众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之需求。
渝北区丰收水库闸阀维修后2023年5月蓄水情况
精细管理确保有水可供
为后期抗旱减灾备足水源,各区县加强水库精细化管理,科学核定水库汛限水位,有效增加水库蓄水库容。市级滚动完成今年5座大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审查审批任务,区县汛前完成1697座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修编。重庆市秀山县为尽快解决孝溪灌区4万亩农田的灌溉及清溪场镇4万余人生活用水,县水利局抓紧推进隘口水库—孝溪灌区联通工程完工,将隘口水库的水引到孝溪灌区,平均日供水达8万方,实现水资源“跨库调度”,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水利保障。
秀山隘口水库—孝溪灌区联通工程通水
重庆市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符合现实情况的调度规程或调度计划,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原则,实施科学调度,同时做好找水、调水、补水和节水等工作,确保工程有水可供、供水合理。
查漏补缺夯实抗旱基础
自入汛以来,各区县坚持每日巡查,发现工程设施设备坏损立即整修或处置,发现漏水及时堵漏,确保工程正常蓄水。完成全市265个墒情站点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对27个监测站点旱警水位(流量)进行全面复核。同时,重庆市下发《关于规范因旱影响供水人口和因旱饮水困难人口情况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指导区县进一步规范旱灾情统计报送。1-5月,监测出受旱影响饮水困难人口30881人,涉及18个区县,已全部解决。
渝北区及时维修丰收水库损坏闸阀
加大投入工程建设
重庆市争取市级抗旱救灾资金3000万元,初步筛选出74个抗旱项目,待区县政府审定后实施,项目建成后将保障15.77万人、5.13万头大牲畜和9.94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37处,已完工98处(含续建68处),完成投资15.4亿元,改善45万人口饮水条件。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清淤整治进度,全力提升工程蓄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