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西南大学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将阵地向生活社区延伸 提供“一站式”育人服务

2023-06-20 14:24:00  来源:重庆日报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大学在以学增智中学出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效

“加强理论学习,要消化吸收和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学生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要注重调查研究,强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近日,西南大学召开2023年第四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在集中学习后,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发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大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其丰富内涵和明确要求,在以学增智中学出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效。

开展“六学联动”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以学增智,学是关键。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大学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开展“六学联动”,即“第一议题”集中学、“交流研讨”主题学、“走访调研”实践学、“宣讲阐释”深度学、“案例教学”沉浸学、“先锋引航”示范学。

其中,学校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全校617个支部通过举办分享会等形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后,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本科农学专业第一党支部书记许莹竹愈加认识到,科技小院所承载的理想与情怀、坚守与付出,以及科技小院对于一线农业生产的重要。

在给学生党员们上党课《以学增智强党性,爱农情怀重实践》时,她说:“作为农业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善于运用专业知识,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党员深入研学、交流心得。”该校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把集中交流研讨作为主题教育学习的重要方式,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示范“领学”、互动“研学”等学习研讨活动。

此外,学校还深入挖掘重庆红岩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西大校史馆、侯光炯纪念馆、袁隆平院士主题教育展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功能,将坚守初心、矢志报国、奉献教育事业的先进事迹作为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强化爱党爱国爱校教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设立育人服务平台

让学生工作更加贴近学生

“四级考试当中,有哪些是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今天我们来考前复盘一下。”6月15日上午10点,在西南大学“青李空间”里,2021级英语(师范)本科生曹宇劼正在给十余名同学进行考前辅导。

“青李空间”是该校设立的三个“青+空间”之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大学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推动学生工作更加贴近学生。

学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罗军介绍,校园内学生住宿条件不一,部分年代较久远的学生宿舍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因地制宜,在学生食堂楼顶开辟出场地,建起了“青+空间”。

“‘青+空间’实现了育人阵地向生活社区、园区延伸。”罗军说,每一个“青+空间”都设有党团活动室、学业服务站等功能室,开设多个勤工助学岗位,由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自主管理运行。每周还会举办“辅导员园区面对面”“园区学霸说”等活动,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尽享“一站式”课余学习生活。

依托“青+空间”,学校还推行“N次方”计划,开设综合能力提升课堂,为来自20多个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免费提供美术类、音乐类课程学习。

“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就是要突破渠道壁垒,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双向循环。”学校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个“青+空间”的设立,正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破解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的探索和创新尝试。

目前,学校已梳理出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48个,研究确定12项专项整治任务。

创新方式方法

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

“如何把党的理论宣讲更加通俗化、大众化,让广大基层群众也容易接受?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6月15日下午,参加完学院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涛,马不停蹄地组织学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成员们进行座谈。

“在为社区居民宣讲时,有时候为了突出故事的生动性,有成员会刻意追求‘接地气’的语言和案例,却忽视了理论宣讲的内在逻辑关联,显得很不成体系。”宣讲团成员、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学生杨雨鑫道出了他的困惑。

听到杨雨鑫的困惑,陈涛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倾囊相授。他说,准备宣讲之前,要列好提纲,围绕提纲内容展开案例落脚,“宣讲内容既要鲜活,也要有清晰的逻辑脉络,要用理论思维赋予宣讲分明的层次。”

据了解,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主题教育中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强化示范带动。学院每周会进行一次专家导学读书班,通过“课表化”设计学习任务清单,确保理论学习精准发力、有序推进。

“在主题教育中以学增智、提升思维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学校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校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成果辐射到乡村基层。

比如,该校外国语学院成立的中国故事双语巡讲团通过集中宣讲、一线展演、线上推送等方式,走进中外师生和社区基层,用青春之音讲述中国故事,用青春之行传播中国声音;经济管理学院“经雁”学生党员示范班,把讲台和舞台搬到科技小院;法学院廌鸣法律社学生党支部走访农户,为村民提供普法常识宣传并发放法治助农宣传册。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