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乡村来了“科技合伙人” ——山东省农科院探索建设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

2023-06-15 10:23:25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选派97个创新团队、543名科技特派员到示范县(市)挂职服务,建设利益共同体、科创联合体、农科专家工作室等各类载体400余个;破解产业关键难题268项次,辐射带动优质作物种植面积720余万亩,新增经济效益40多亿元;为示范县(市)争取各类资金约50亿元,带动县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提高10%左右……

这是过去3年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招远、费县和郓城3个县(市)留下的成绩。其背后反映的是这家省级科研院所探寻“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之路的上下求索。

据该院党委书记李长胜介绍,为贯彻落实“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和“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重要指示,山东省农科院自2020年6月启动实施“三个突破”战略,从山东省东、中、西部分别选定烟台招远、临沂费县、菏泽郓城作为示范县,整县域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并实践探索出“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在乡村留下了众多以“科技+”为显著特点的利益共同体,打通了科技进村入户通道,初步打造出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的“农科模式”,找到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有效路径。

直面“两个需求”,农业科技成果价值日益凸显

“当时,这片园子在管理理念和技术上的问题,真是不少。”这是魏彦锋2021年8月来到招远市金岭镇大户庄园时的真实想法。

作为山东省农科院葡萄植保与生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魏彦锋在听说大户庄园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了1200亩以葡萄为主的果园,却因缺乏种植管理经验导致步履维艰时,毅然报名加入院“三个突破”招远团队,来到了这个典型的胶东村庄。

“犹如雪中送炭。”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陈如松最真实的想法。“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想着发展高效农业。无奈,从算账看收益高的葡萄,技术门槛也高,咱农民办不了。看着园子种的阳光玫瑰、夏黑等葡萄,由于管理粗放,技术不到位,果穗穗型散乱,葡萄品质上不去,那是真着急。”陈如松说。

魏彦锋的到来,让自己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找到了用武之地,也让大户葡萄迎来新生:示范推广优质葡萄标准化花果管理技术、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富硒葡萄栽培技术等,使大户葡萄优质商品果率提高了35%以上;协助大户庄园改造葡萄酒酿造车间,探索推广“葡萄+赤松茸”立体种植模式,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收益。

3年来,在招远、费县、郓城等地,类似“魏彦锋与大户葡萄互相成就”的故事不胜枚举。“一方面,市场上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优质农产品溢价能力凸显,这些本质上是农业科技水平的竞争。另一方面,随着规模化经营成势,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科技支撑以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益。基于这两个需求,如何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让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农民,并形成一种可持续的机制,就成为我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需要解答的问题。”李长胜说。

于是,一条在乡村振兴征程中成为“科技合伙人”的路子,在实践中悄然起步。

推行“举院体制”,让农科人员融入乡村振兴大潮

乡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一家省级科研院所,山东省农科院如何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走出城市,走进乡村”“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车间”?

山东省农科院的做法是推行“举院体制”: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总战略,以“解决问题是基础、探索模式是关键、提质增效是根本”为总要求,以“全面形成实物工作量、全面形成新模式”为总目标,成立“三个突破”指挥部,院党委书记、院长任双指挥长,全院21个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工作纪律十条规定、公示制度、问责制度、督查制度、考核制度等系列制度,以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全院“一盘棋”、全员“一股劲”。

“最核心的举措,是实施了以‘三个优先’为特点的具体行动。”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陶吉寒说,“即要求全院面向‘三个突破’示范县,实行‘课题项目优先落地实施、先进技术优先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优先转移转化’。3年来,在招远、费县和郓城共落地各类课题项目597项。”

在政策激励和要素保障下,畜牧所年轻博士刘公言于2020年8月来到费县,开启了他觉得“最有价值、最有收获”的3年。“在刘博士及其所在的家兔与宠物繁育饲养创新团队的帮助下,我公司改良了兔种,推广了多项先进技术,年出栏商品肉兔由不足40万只增加到100万只,带动费县、平邑等沂蒙山区892个养兔户,户均年增收9万元。”山东正宇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说。

3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坚持“抽硬人、硬抽人”“既锻炼人、又使用人”,共选派543名科技特派员到示范县挂职服务,任“第一局长”“第一镇长”“第一村主任”“科技副总”等职务,实现“县乡村企”全覆盖、“政产研服”全融合。同时,协助地方政府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引项目、引技术、引人才,为示范县(市)争取各类资金约50亿元。

坚持“共享共赢”,用“科技合伙人”构建长效机制

在“三个突破”带动下,农业科技与乡村产业精准对接,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这种“对接”如何实现“人走茶不凉”“可持续可推广”?

在郓城,休闲农业所牧草团队与旺坡种植专业合作社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到合作社,探索“用合作促共赢”,仅4个月就帮助合作社宠物饲草项目增收60万元。2022年年底,合作社收益100余万元,牧草团队也得到了20万元分红。

采访发现,经过3年的深度实践,山东省农科院“合伙”模式初见成效,“共赢”机制开花结果,成功探索出了多种单体模式。

——“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模式。专家通过知识产权、技术服务等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合伙运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前已组建的28个利益共同体全部实现增收,有一半实现了专家分红。

——“链长制”模式。由专家任“链长”、企业为“链主”,多团队协同发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已建设29条特色农业产业链,整合企业138家,推动产业链整体效益提升10.4亿元。

——科教兴村模式。通过“百名首席兴百村”“百名博士兴百村”等形式,专家或团队与农民或村集体合伙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建设科教兴村示范点101个,示范村的村集体平均增收9.45万元,农户户均年增收6400元。

——“三田合一”模式。与省农技推广中心、科技示范户合伙将科研试验田、技术示范田和生产样板田“三田合一”,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更直观的呈现。已建有38处示范点,试验、示范作物新品种43个,新技术52项次,亩产值平均提高500元以上。

——“党组织+专家+合作社”模式。通过专家团队加盟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目前已建50个,入社农户24290户,户均增收2283元,带动村集体平均增收5.5万元。

——科企创新联合体模式。以创新链多学科团队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伙,实践“企业出题、联合立题、专家答题、市场阅题”。已在示范县(市)建联合体16个,研发新产品、新技术97项次,转化应用率达100%。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以专家牵头或参与创办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业性与规范性相统一,解决农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科技需求。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