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潼南区公安局正兴街派出所,有这样一位老民警,他扎根基层派出所28年,见证了辖区的历史更迭,而他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耕种着自己的“责任田”。
54岁的唐敏,是中共党员,现任正兴街派出所社区民警,一级警长,一级警督警衔。自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扎根基层、忠诚履职,为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被重庆市公安局评为优秀社区民警2次。
在主动作为中迎接挑战
梓潼街道高梯社区社情复杂,外来人员多、学生多、商贩多,加之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随着众多老旧楼房的拆迁,社会治安形势更趋复杂。在高梯社区驻扎的唐敏,用整整16年时间,走遍辖区大街小巷,利用自己“人熟、地熟、感情深”的优势,主动积极作为,将各项基础工作努力做到极致。
工作中的唐敏常常讲:“社区工作要学会做‘小事’、观‘微势’。哪怕一点蛛丝马迹,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加以思索,揣其趋势,由此防患于未然。”
在一次日常走访中,唐敏在帮助一位群众修理破损水管时,不经意发现不远处有一间房屋门窗紧闭,但屋内灯火通明,于是向周围群众询问起这间房屋的情况,得知主人早已搬走,他便暗自记下该屋的水表度数。下次走访时,唐敏发现该屋的水表度数比上一次增加了不少,很明显该房屋有人居住。
由于心存疑惑,唐敏利用工作之余暗中蹲守,发现该房屋临近傍晚时分,就有可疑人员携带黑色包裹出入其中。唐敏立即将该情况向所领导报告,经过警方分析研判,最终查明这是一个制售假烟的犯罪窝点。正是因为唐敏的细微观察助力,才成功打掉该制售假烟窝点。
在多年社区工作磨练中,唐敏早已总结了自己社区工作的“独门秘籍”——“五常”工作法:常宣传、常走访、常帮助、常谈心、常防范。正是因为“五常”工作法,让唐敏在遇见“小事”的过程中,观察“微势”,从而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效能,守护着万家平安。
在调解纠纷中和谐邻里
作为社区民警,调解纠纷是主要工作之一。矛盾纠纷及时调解化解,就能最大程度促进邻里和谐、守望互助。可矛盾纠纷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是那么容易调解的呢?对此,唐敏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要耐心倾听、找准‘病根’、巧借外力,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去年7月,就出现了这么一件“难题”。一天,唐敏在巡逻过程中接群众反映,一对夫妻因家庭琐事争吵欲动手,众人劝说都无用。听到消息后,唐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眼看女子拿着手中的菜刀准备向丈夫动手,唐敏迅速上前拉住了女子,手臂却被划了一道口子。唐敏全然不顾手臂的伤势,将女子控制住,随后倾情劝解让他们一定要冷静。
看着民警因自己吵架而受伤,夫妻俩心生愧疚,情绪逐渐平稳。唐敏意识到这就是最好的劝解机会,随即对夫妻俩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深入交谈了解其争执原因,劝慰解开二人心结。在唐敏的努力下,夫妻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连忙说道:“唐警官啊,是我们一时没控制好情绪,还无意中把你手臂伤了,我们两口子以后再也不会冲动行事了!”
唐敏摆摆手,说道:“手臂的事,无大碍,只要你们夫妻两人矛盾得以解决,就是好事情!”唐敏的一席温暖话语,让这场由家庭琐事引发的矛盾纠葛也随即烟消云散了。
一桩桩、一件件,唐敏尽心竭力为民办事,辖区里的群众有事都爱找公正不阿的他说理,有需要帮助的也都爱找热心肠的他帮忙,唐敏也总是积极回应着辖区群众的期待,用真情和坚守守护着这一方百姓。
在服务人民中发光发热
“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唐敏一脸兴奋地说,只要是涉及辖区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他都义不容辞。哪家老人生病,哪家老人家里电路坏了,他都要热心过问并提供帮助,在他心里,让群众平安幸福就是他的快乐。
偶然一次,唐敏听到社区主任提起,辖区张爷爷家里十分困难,儿子因犯罪被判刑入狱,家里就留下即将上初中的孙女和张爷爷相依为命。张爷爷年事已高,全家人的经济来源仅靠微薄的低保支撑,为了供孙女读书,张爷爷的生活过得捉襟见肘。
得知情况后,唐敏毫不犹豫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部分资金资助张爷爷孙女上学,并积极对接民政、教委等相关单位,提出助学申请。在唐敏的努力下,张爷爷的孙女入学及学杂费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以我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可以对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人生有积极的影响,我认为是值得的!”唐敏总是把群众的需求记在心,努力寻找解决方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不推诿、不拒绝、无怨言,在“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生动实践中扛起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
一身朴实藏蓝,从晨光熹微忙到月明星稀,从炎炎夏日走到萧瑟寒冬,唐敏用他宽厚的臂膀担起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以赤诚之心和为民情怀书写着人民警察的无上荣光。(文/曾文 图/潼南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