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选择。马蹄用球茎繁殖,田间越冬的留种马蹄不宜过早挖取,一般于催芽育苗时才挖取,播种前逐个选取种性好、球茎较大、种形高墩、顶芽侧芽健全、无病虫害、无烂伤的球茎作种。每亩大田需种量:伏水马蹄和晚水马蹄75~100千克,早水马蹄只需15~20千克。
马蹄育苗。培育矮健粗壮的苗是马蹄丰产优质的基础,一般于清明至谷雨间育苗。因早春气温较低出苗慢,应在定植前30~45天催芽育苗,马蹄种在春分萌芽前挖起,于室内催芽后,一般在露地旱秧田进行育苗,也可在露地水秧田进行育苗。
整地施基肥。小满前后大田进行耕耙,一般耕耙3~4次,使田土成糊状,最后一次耕耙时施入基肥。马蹄较耐肥,要求施足长效和速效肥搭配的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80~100千克、复合肥50~80千克、磷酸二氢钾2~3千克。
定植。栽植带球茎的秧苗以球茎入土中9厘米深,根系带着泥为宜。栽植不带球茎的分株苗时,先将根株埋齐插入土中,深12~15厘米。栽植密度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每亩栽植4000~5000穴。
采收。球茎成熟后地上部分枯死,从霜降开始到翌年清明随时可以采收。采收前1天排水,保持土壤烂软,便于挖取。霜降前后早期采收的马蹄,肉质嫩味不甜,皮老未全部转红,皮薄不耐贮藏。冬至前后,球茎变红褐色,淀粉转为糖分时采收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