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万州区科协: 建设集科普与文化一体的新型社区科普大学

2023-03-20 11:18:55  来源:重庆科技报

“办好新时期社区科普大学,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办学方式,提高办学质量,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日益增长的新需求。”3月15日,万州区科协主席罗重生在谈到如何办好社区科普大学时表示。

近年来,万州区科协紧紧围绕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大力创新科普工作方式,以办好社区科普大学为抓手,积极拓展社区科普工作渠道,打造集科普教育和居民综合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新型社区科学教育学校,激发人民群众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在社区内得到广泛传播。

目前,万州区科普大学分校在百安社区、红溪沟社区、桔园社区等社区开设了11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邀请驻当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区级学会的专家、科技人员组成了200余人的社区科普大学讲师队伍,实现了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在全区街道全覆盖。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保障

“为了确保科普大学的教学质量,我们狠抓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做好教学各项保障工作。”万州区科协有关负责人说。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万州区科协为新成立的社区科普大学合理配备了多学科师资队伍,从驻万州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区级各学会等单位,聘请了一批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一定造诣,热爱科普事业,教学经验丰富的科普志愿者担任科普大学教师。同时,每个教学点均配备一名委员专职负责科普大学教学工作,建立起了社区科普大学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在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教学点,由该社区党委书记任教学点负责人,其余委员为成员,组成专门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教务领导小组。近两年,社区先后主办、承办各类科普主题活动12场,吸引各界群众参加达18000人左右。同期,社区科普教学点在科普馆举办科普体验12场,参训学员1000人左右。

在社区科普大学教材保障上,万州区科协针对老城区社区特色和实际,组织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编写社区科普大学参考教材。他们在教材的编写上,对内容进行精挑细选、科学编排,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使教材保持了知识涵盖广、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便于操作的特点。这些教材,免费发放给每一个学员,受到了教师和学员的欢迎。

因地制宜认真组织科普教学活动

在科普社区大学教学活动上,各教学点因地制宜组织教学,对普通群众、离退休人员和失业、待业居民,分别开设书法绘画、医疗保健、科学健身、营养配餐、家庭理财、法律常识、电脑应用、就业技能等专业课程,从而体现了公益性、群众性、科普性和灵活性。

“由于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也应适当调整。”万州区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选择教学点时,主要选择居住人员集中、处在相对繁华的城区,便于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参加学习。

万州区百安坝街道百安社区是首批设立的科普大学教学点,充分利用社区多功能活动室、文娱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科普图书室、科普长廊等设施,为科普教学工作提供了条件和保障。每月20日为该教学点社区科普开放日,定期举办科普知识学习班,每次培训居民不低于30人,全年培训居民2000人左右。

同时,该教学点与重庆三峡医专、万州高级中学等辖区单位共建共享,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科普教师队伍,采取长期专题班与短期科普讲座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每年开课30次以上,扩大了科普范围,加大了普及力度。

积极探索科普大学教学新方法

“2022年,我们在社区科普大学教学中积极探索科普体验教学,学员们普遍反映较好。”万州区科协负责科普工作的同志介绍。

科普大学教学点科普体验活动,是万州区科协去年在部分科普示范社区推出的新活动,活动以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为依托,以教学点科普讲师、社区科协科普志愿者、教学点学员为骨干,走出常规室内教室,在活动现场以科普体验、科普分享的形式与当地群众互动。

这种体验教学,既让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学员学以致用,分享科普知识,也让更多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提升了科普活动的覆盖面。

万州区科协组织太白街道科协、桔园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和孙家书房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举办首次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系列科普体验活动,该活动有500余人参与体验。

在活动现场,重庆萌鳌科技有限公司科普志愿者进行了机器人编程科技体验展示,吸引不少市民关注。大家在展示台前仔细观看,并不时向科普志愿者提问。

来自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20多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现场进行交通知识科普宣传,倡导大家文明乘车,争做文明市民。在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宣传咨询台前,志愿者向辖区居民发放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绿色生活等宣传资料。(记者 刘代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