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绍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巴渝大地,振兴的脚步越来越坚实。自去年5月以来,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和市属各帮扶单位领导干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踏遍山山水水,访遍家家户户,以勤劳和智慧书写乡村振兴宏大篇章,以真情和真心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力量。他们既仰望星空,又俯首大地,怀揣着伟大梦想,脚迈出坚定步伐,在广阔的乡村振兴版图中开辟出一块又一块秀美蓝图。
从渝东南到渝东北,从长江到乌江,从丘陵到高山……帮扶集团(单位)的到来,让重庆的每一个角落充满温暖之光、希望之光、发展之光,无数个村镇将迎来改天换地,无数人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写,走向富裕幸福之路。
帮扶之光照亮百姓致富之路。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中央把舵定向,政策制度强力支撑,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帮扶集团(单位)倾力投入,为党员干部踊跃投身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他们吃在村里,住在村里,白加黑、5+2奔赴在一线,探民情、解民困、纾民难,抓住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核心,当好致富参谋,聚合社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营销渠道;他们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聚焦农村“三变”改革,强化“三社”融合,盘活土地、房屋资源,探索利益连结,最大限度让百姓可持续增产增收。
帮扶之光照亮乡村文明之路。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各帮扶集团(单位)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重庆市正在推广的“乡村振兴积分银行”围绕环境整治、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助力公益、遵纪守法等鼓励村民行动起来“加分存钱”,积分可以享受物品兑换、集体分红、荣誉表彰、银行授信等多种福利,让群众愉快参与镇、村事务,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帮扶之光照亮乡村振兴希望之路。乡村发展为农民而谋,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治理为农民而施,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在于有效提升农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要求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着力补齐乡村振兴短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铺平道路。各帮扶集团(单位)把中央精神带到一线,构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谋大局、划长远,逐步实现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踔厉奋发启新程,奋楫笃行谱新篇。各帮扶集团(单位)领导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用“一心为民”的底色提升“三农”发展的成色,书写乡村振兴崭新篇章;用他们的智慧之光、实干之光,照亮乡村幸福之路,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