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城乡统筹发展网2月27日讯(记者 张程)今日上午,在万州区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新闻发布会上,中共万州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万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聂红焰介绍了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有关情况。
据聂红焰介绍,万州区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要战略机遇,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将聚焦“三个开放”发力。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畅通开放大通道
万州是国家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聚焦构建“七高八普、二环九射多联、一空一港”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挥多式联运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融入全国流通大格局。
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万州将依托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大力发展江海直达、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公水联运,完善“两核四园多节点”物流体系,试点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更好发挥在川渝东北、陕南、鄂西等城市群的联运中转集结中心作用。
建设长江上游航运副中心。规划了“二客六货”港口布局,正提速推进新田港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江海直达、水水中转、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力争“十四五”末全区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7000万吨,进而打造亿吨级内河大港。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万州辅枢纽支撑能力,加密铁海联运班列,增强通道运营效益,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万州货运量和货运值年均增长15%以上。
打造区域资源要素集聚地,搭建开放大平台
万州是渝东北唯一拥有国家级经开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区县,也是目前全市唯一具备航空、水运“双口岸”条件的区县。这是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最大优势、最大底气。将聚焦“两区两口岸”,着力完善开放功能、提升开放能级,吸引和推动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万州集聚。
拓展万州经开区开放功能,打造开放发展“新标杆”。持续拓展万州经开区开放功能,积极承接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探索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经验,推动与重庆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联动、功能互补、优势叠加;力争到2025年,万州经开区规上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进出口额突破200亿元。
高效运营万州综合保税区,打造开放发展“新样板”。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已于去年正式封关运行,目前建成厂房18万㎡,入驻外贸企业15家,2022年实现进出口额11.9亿元。将接续推进万州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外向型经济业态,培育壮大发展粮油食品、先进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高质量打造保税商品专业市场和服务川渝东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力争到202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进出口额达到150亿元。
完善航空和水运口岸功能,打造开放发展“新窗口”。万州机场连续多年旅客吞吐量超百万人次,2022年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国第89位,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海南等30多条航线,4D级机场改造工程即将竣工。去年,万州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远期建设4E级干线机场总规已取得西南民航局批复。正加快T1国际航站楼改扩建,将适时开通国际航线,加快建设国际机场;未来万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千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超过5万吨。新田港区已纳入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有望今年获批开放。加快完善口岸功能,提速建设临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培育开放大产业
近年来,万州区一如既往秉承开放发展理念,在完善开放体制、优化开放环境上持续用力,积极推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口岸优势转化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使开放型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发展“500亿级”临港经济。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博赛氧化铝智能化升级和产能置换、万州焦电铬一体化、中储粮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临港经济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发展“创新型”高铁经济。把握“高铁时代”机遇,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贸消费、创新研发等现代服务业,探索发展高铁快运、高铁旅游、高铁餐饮等新业态,积极打造高端商务生态链闭环,推动高铁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互促。
大力发展“百亿级”空港经济。发挥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和空港经济区作用,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空食品、航空器维修维护、航空培训、保税商品展销等新业态,着力打造空港产业示范基地、产城融合空港新城,力争到2025年,空港经济规模达到170亿元。
聂红焰表示,“当前的万州高质量发展利好众多、前景广阔。真诚期盼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万州、跟进报道万州、大力宣介万州,引介更多企业来万投资兴业,参与万州开放型经济发展,与我们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