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吴礼霜)今(26)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大力加强党性教育”理论研讨会暨重庆红岩干部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红岩联线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共同承办。大会深入研究和阐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旨在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深挖红岩精神内涵 学院已组织培训12万人次
据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深挖红岩精神内涵,丰富党性教育内容。2011年,依托博物馆打造红岩党性教育基地,2012年被中组部确立为全国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2019年通过中组部审核备案,2021年经重庆市委批准命名为红岩干部学院,2022年通过中组部办学质量评估,入列中组部干部学院目录。
重庆红岩干部学院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扎实推动规范化、特色化、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党性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目前,学院已培训中组部、中宣部、外交部等中央和国家机关、31个省市区及港澳地区各类班次3500余个、12万人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复旦大学等40余家单位共建党性教育基地。
“红岩干部学院成为全国唯一由博物馆运行管理的红色干部学院,是新时代活用革命文物、加强党性教育结出的新硕果。”朱军说。
深化干部党性教育 研讨会上专家建言
揭牌仪式结束后,参会嘉宾共同开展理论研讨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建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戴焰军说道,党性是一个党内在的精神品格,表现为特定条件下的群体特征就是精神,例如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表现为特定条件下的个体特征就是党性,例如忠贞不屈、艰苦朴素等。“弘扬和传承精神是党性教育的最好途径,生动鲜明,直击人心,感染力强。同时,受教育群体的共鸣互动能形成整体教育的氛围,在作风、纪律、能力等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洵就“加强馆校合作,推进红岩党性教育高质量发展”发表演讲。他表示,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红岩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的“主力军”,西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红色文化研究阐释与铸魂育人的“生力军”。“下一步,双方将在共建共享建机制、创新创造出成果、聚优聚特汇资源、开放开拓塑格局、培根铸魂育新人上下功夫,开发精品课程教材案例,创新党性教育形式方法。”
“在提升党性教育质量方面,如何挖掘革命历史资源、发挥现场教学优势,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赵耀宏表示,现场教学通过在历史发生地讲述历史增强吸引力、揭示历史增强感染力、反思现实增强说服力,既充分发挥了“现场”的优势,又实现了从一般参观到建立符合认识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教学形式的转变,在特定的时空场景中延伸了干部教育培训课堂,是创新培训模式的有益探索。
据悉,日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加强党性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革命纪念馆等系统专家学者论文276篇。经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共有100篇论文入选,其中优秀论文70篇。在今天的研讨会上,8位优秀论文作者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主题发言,并开展分组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