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加快主城新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建设一批郊区新城

2023-02-06 09:35:44  来源:重庆日报

渝湘高速公路复线双堡特大桥首节主拱肋完成吊装(摄于2022年9月6日)。渝湘高速复线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南川等地城镇群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按规划,我市将不断完善交通网络,着力形成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推动郊区新城建设。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嘉宾: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扈万泰

大渡口区委书记 余长明

南川区委书记 丁中平

合川区委书记 郑立伟

郊区新城规划建设工作四个方面

一是融入区域格局,优化城镇布局

二是深化产城融合,促进职住平衡

三是提升城市品质,实现生态宜居

四是完善交通网络,推动内畅外联

规划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是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空间选择

(资料来源: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1月28日召开的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同时要完善主城与成都的联动联建机制,全面加强战略对接、功能链接,更好发挥“双核”优势带动作用。

建设郊区新城,如何完善同城化体制机制,加快主城新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2月5日,本报邀请相关市级部门、区县负责人参加“重报圆桌会”,看看他们如何谋划推进。

从四方面规划建设郊区新城

规划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是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空间选择。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表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融入区域格局,优化城镇布局。全面融入成渝“双城引领、双圈互动、两翼协同”空间格局,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功能,支持主城新区扩容提品质,梯次推动主城新区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同城化发展,向西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桥头堡城市建设,向东依托资源优势辐射带动“两群”,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市功能提升,推动城镇空间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

二是深化产城融合,促进职住平衡。以主导功能、混合用地为重要原则,优化城市内部布局,使住宅、商业、办公、文化等不同功能区相互交织、有机组合,逐步实现职住平衡。根据规划城镇人口总量,合理调控优化居住用地布局和规模结构,根据城镇人口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供应差异化、高品质住宅产品。根据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充足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工业用地规模,根据新产业的发展需求,供应现代高效的产业空间。

三是提升城市品质,实现生态宜居。推动主城新区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实现公共设施服务能力与常住人口规模相匹配。统筹规划林业空间、田园空间与城市园林绿地一体化的城镇开放空间体系,营造自然生态的田园城市环境,在有风景的地方科学合理布局休闲、旅游、消费、服务等功能设施。

四是完善交通网络,推动内畅外联。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规划建设成渝中线等高速铁路,推动主城都市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提速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着力形成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为骨架,快速公路为补充,完善主城都市区道路网体系,实现中心城区与各城市高速公路双通道、1小时通达,相邻城市高速公路、快速公路直连直通、半小时通达。推行小街区、密路网和山城步道等慢行系统,增强城市的通达性和人情味。

“六同”并举建设郊区新城

南川区委书记丁中平称,南川区将探索“六同”路径,推进同城化发展,建设郊区新城。

一是推动空间同构,加快入圈进城步伐。构建“重庆城里金佛山、金佛山下南川城、南川城外是原乡”的景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心城区空间拓展首选地、功能布局承接地、康养度假休憩地。

二是推动交通同网,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成市域铁路C6线、渝湘高铁、渝湘高速复线、西环高速,开工万正高速及支线,融入“轨道上的都市区”,开启“高铁时代”“轻轨时代”。

三是推动产业同链,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配套、页岩气、新型建材、中医药、机械制造、高性能铝镁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挖掘金佛山稀缺性价值,以一山带全域,实现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康养产业产值“三个倍增”。

四是推动科技同兴,做好创新赋能文章。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新培育1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实施“金山英才计划”,大力吸引创新人才,全面创成国家级高新区。

五是推动生态同保,打造美丽宜居后花园。悉心守护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渝南生态屏障。

六是推动服务同享,建设高品质生活幸福城。积极承接中心城区教育、医疗功能疏解,建设高等教育集群园区,建设高校分部集群园区、同城化区域优质医疗中心。

四方面提升地区发展能级

大渡口区委书记余长明表示,大渡口区将从交通先行、产业突破、城市提质、乡村振兴四个方面不断提升地区发展能级,加快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

在互联互通水平大幅跃升上,大渡口区将全力助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和一体化发展,力争在2023年完成轨道交通18号线和渝昆高铁大渡口段建设,2024年完成贯通嘉南线连接道等重点工程,2025年完成九滨路与大滨路连接道等出区通道,2026年完成成渝铁路改造工程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便捷之城。

在产业能级整体跃升上,该区将聚焦发展壮大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新材料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全面融入双城经济圈创新协同与产业协作,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在城市品质全面跃升上,大渡口区将提速茄子溪·长江音悦港、宝武西南总部、万吨商旅融合总部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三横三纵”无障碍绿道网络,构建公园大渡口游步道、骑行道;做好山清、水秀、林绿、花香、景美5篇文章,建设“两带一脉、五群六廊、城乡共融”的城市山水大美格局,实现“百园之城”目标,建设名副其实的公园城市、宜居高地。

在城乡融合一体跃升上,大渡口区将聚焦中梁山、金鳌山两座绿水青山,加快推进中梁山康养、金鳌田园、石林生态旅游等农商旅融合项目,以重庆小面产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完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农房风貌提升,努力成为都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外来考察交流好平台,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加快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

合川区委书记郑立伟表示,合川区将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深化与四川毗邻区(市)县交流互动,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创新创业、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同城共建,持续塑造同向发展新优势、构建同步融合新局面、拓展同心合作新空间。

一是紧扣错位发展提能级。合川将今年确定为“稳进增效”主题年,推进产业转型攻坚、重点项目攻坚、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开展数字赋能、开放能级提升、招商提质扩量、镇域经济强基“四大计划”等系列工作,推动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有序竞争。

二是立足城乡融合抓建设。围绕高质量承办市七运会,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渝西高铁、渝武复线等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全力争取“双高铁”、实现“全高速”,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配套服务功能,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三是围绕交流合作建机制。积极与周边城市探索毗邻合作、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新模式,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四是突出唯实争先激活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大成集智、整体智治,积极探索实行党建统领问题管控,精心组织争先创优、赛马比拼活动,推动施政理念、履职方式、治理机制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

专家解读>>>

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员邓兰燕:

建设一批郊区新城 为经济圈“舒压”“蓄势”

超大或特大城市推动“郊区化进程”,是我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新趋势。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而言,郊区新城将起到“舒压”与“蓄势”的双重作用。

总体而言,郊区新城处在经济圈中心城区周边:对内,可推动经济圈主轴中小城市经济动能传递;对外,可成为经济圈联动周边城市群的桥头堡。

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而言,郊区新城将为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有效“舒压”,缓解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同时,为经济圈“蓄势储能”,承接一定量的产业、人口等资源要素转移,有序疏解超大城市的部分功能。

纵观国内外,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伦敦、巴黎、东京等超大城市都拥有一批郊区新城。快速便捷的交通、生态宜居的居住、产业和服务功能的导入,加速了资源要素从中心城区向郊区新城疏解,为经济圈构建起更加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

当前,处在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的多个区县,都具备率先建成郊区新城的良好条件。

郊区新城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促进产城融合。郊区新城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要重点导入中心城区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应用、要素集散平台等功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建设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千亿级、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实现职住平衡。郊区新城是常住人口和就业人口聚集地,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通勤效率,推动就业居住空间平衡有序调整,提升城市发展活力。与之相呼应,交通、产业、生活等功能都要作进一步优化。

强化生态宜居。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导向,促进城市品质升级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按照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的标准建设郊区新城,导入优质城市服务功能,增强新城生活品质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推进交通便利。要发挥郊区新城的地理区位优势,完善机场、高铁、轨道、公路、水运等多层次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将郊区新城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既有机联系内部小城镇和中心镇,也快速便捷通达中心城区和相邻新城,更有效衔接周边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本报记者 唐琴 整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