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方向)12月29日下午,重庆渝北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两江新区新闻发布中心召开。据了解,自2020年10月,渝北区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该区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共治共享,实现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统筹发展,在2021年阶段性评估中,渝北取得了全国第二、全市第一较好成绩。
▲渝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廖红军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渝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廖红军表示,一直以来,渝北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建设“智慧渝北”的重要内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在推动乡村生产、生态、生活数字化转型上做了大量探索。在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后,始终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共治共享,实现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治理统筹发展,在三个方面工作上进行有益探索。
聚焦强基固本,夯实乡村数字基础。完善基础设施,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健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农村重点人居聚集区光纤、4G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广大农民用网触网更加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与网民分享乡村美食、美景和日常生活;推动资源整合,建成数字乡村智能中枢系统和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缩小了城乡数字化进程差距;优化信息服务,打造区镇村三级智慧物流网络体系,益农信息合作社、邮政服务点、电商服务站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聚焦数字赋能,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打造试点示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产业链条,建成全市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成组培中心、智慧种苗工厂等一批示范基地。强化双创引领,坚持“汇众智、凝合力”,以创新驱动发展。
聚焦数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着眼惠农便民,加快乡村政务数字化建设,打造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2300余个事项进驻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行政村政务服务代办点全覆盖;强化安全防控,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推动模式创新,依托“积分制”管理平台,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乡村治理工作连续两年获得重庆市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考核激励,“四张网”治理模式代表重庆市在全国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专题座谈会作交流,“四项清单”和“民情茶室”等乡村治理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木耳镇金刚村、兴隆镇新寨村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力争到202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5%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亿元以上。”廖红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