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保数量、严质量、畅对接 重庆打好组合拳 “菜篮子”量足价稳

2022-11-24 10:01:38  来源:重庆日报

“菜有没有?”“肉足不足?”11月23日,带着广大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重庆日报记者联系采访了市级有关部门、蔬菜种植基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农产品经销商等,了解疫情之下蔬菜、鸡蛋、肉类、粮油等各类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如何。从各方情况综合来看,我市通过一系列保数量、严质量、畅对接的保供“组合拳”,力争实现“菜篮子”量足价稳。

做好调度保数量

产量能满足中心城区鲜菜市场需求

11月23日早上6点,天还未亮,位于潼南区龙形镇鹅形村的潼周共享农场的种植基地,已经忙碌起来,农场负责人周呈印带领着80多位采收工人麻利地将一棵棵蔬菜收割、装筐……

“我们每天坚持向重庆中心城区运送10多吨蔬菜。”周呈印说,目前基地的种植面积有300多亩,供应的蔬菜有圆萝卜、红萝卜、豌豆尖、尖椒等7个品种。因为疫情,基地实行了闭环生产,全力保障新鲜蔬菜的采摘打包和运输进度,同时确保蔬菜采收后及时翻耕、补种,让蔬菜实现持续供应。

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农业农村委第一时间组建了农产品生产保供工作专班,市场品牌处处长罗松与同事一起24小时值守,积极做好中心城区每天的蔬菜保供情况调度,以及价格监测预警、网上审核重点物资通行证等工作,筑牢蔬菜等农产品的保供防线。

在生产端,我市今年原计划扩种秋冬大宗蔬菜50万亩,实际扩种了68万亩,预计新增蔬菜155万吨。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正是秋菜大量上市的时节,据统计,当前全市蔬菜在地面积357.9万亩、预计产量4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9%和6.2%。

“11月10日以来,全市蔬菜生产量总计54.89万吨,完全能满足中心城区约8000吨/日的鲜菜市场需求。”该负责人称。

加强监测把质量

蔬菜等农产品合格率达100%

11月23日早上7点,潼南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黄小波提着快检设备,来到柏梓镇郭坡村蔬菜种植大户谭希的蔬菜基地,对即将运往重庆中心城区的时令蔬菜进行农残快检。

15分钟后,经过取样、添加制剂、离芯、检测等环节,农残快检结果显示合格,谭希立马招呼工人对蔬菜进行打包装车。

疫情期间,快速检测出果蔬农残是否超标,一方面能保障重要农产品保供的进度,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市民吃得放心。因此前不久,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便向10多个区县推出了拉曼光谱快检设备,对重要农产品农残进行快检。

与此同时,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大检验检测、巡查检查力度,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等措施,确保市场上流通的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均为合格农产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生产一线,严格排查问题农产品。

自11月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农业执法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382余人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3861批次,巡查检查生产基地1590余个,蔬菜等农产品合格率达100%。

搭建平台畅对接

“重庆农产品产销对接查询”平台上线

数量、质量之外,畅通购销渠道也尤为关键。

11月23日上午,渝妹儿米业(重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妹儿公司”)负责人任浩淼一连接了10多个咨询订购农产品的电话。

前一天,任浩淼将自家200吨鲜食青菜头和2000吨大米挂在了“重庆农产品产销对接查询”平台上,吸引了不少采购商。

“重庆农产品产销对接查询”平台是由市农业农村委于2020年3月推出的,后来通过升级完善功能,11月19日该平台又重新启动。

记者点击进入平台,看到其主页上有信息查询和信息发布两大功能,包含生产供给信息查询、市场需求信息查询、生产供给信息发布、市场需求信息发布4大版块。如在信息查询功能中,生产方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相关农产品需求信息,并及时与采购商联系,快速找到农产品销售卖家;而采购方则可以通过平台查找农产品生产商并获取联系方式,及时了解货源相关情况。

“免费发布农产品供需信息,旨在为供需双方提供对接平台,一方面可以为我市偏远地区农村的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路,另一方面也能确保蔬果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重庆农产品产销对接查询”平台已发布农产品需求信息101条,供给信息1517条,成交单数1700余单,有望为农产品保供尤其是疫情期间的购销两端有效对接发挥重要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