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在这里读懂良法善治】加强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诉源治理机制建

2022-09-27 21:45:4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这要求我们大力推进法治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北京市朝阳区通过打造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期待,更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满足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的期待。“无讼”一直是我国历史传统中化解民间纠纷的理想愿景。早在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调解制度在我国就已存在并具有法律意义。“马锡五审判方式”“枫桥经验”、人民调解等均为我国现当代的创新调解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应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华优秀文化,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不断提炼和总结出指导中国法治实践的创新方法和思路。“无讼朝阳”的理念不仅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法治文化,而且也符合当前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

2021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北京市朝阳区整合基层资源,汇集检察、司法行政、信访、纪检、综合执法等部门的解纷力量,打造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体系,不仅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而且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有效地维护了首都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现“良法善治”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一纸判决,或许能够给当事人正义,却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也就没有真正了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不仅高度重视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价值取向,而且强调让每一位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征。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地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分平台(以下简称“南磨房分平台”)的前身是2019年2月成立的南磨房心连心联合调解中心。南磨房分平台始终贯彻“贵和尚中,无讼是求”的理念,以“同理心”作为沟通的桥梁,将“心连心”作为纠纷化解的最高价值追求。实践中,南磨房分平台联合相关部门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北京市朝阳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正义,更致力于解开当事人的“心结”,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理念,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快法治社会的建设步伐,推动“良法善治”的理念深入民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人民群众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元素,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关键是必须让人民群众懂法、信法、用法和崇法。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深入推进“平安朝阳”的建设,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平安”工作格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实践中,平安朝阳的建设不仅重在实践,更重在培育朝阳群众的“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维。通过一个个群众身边纠纷的实地化解、一件件示范性调解案件的普及宣传,崇德尚法、诚信守约的“良法善治”观念已深深植入朝阳群众心中。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北京市朝阳区的生动实践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优越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良法善治”的根基将更加稳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不断变成现实。(孙南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