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战高温、保秋收、保供应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全面应“烤”抓抗旱

2022-08-26 18:27:13  来源:江津区农业农村委

今年7月以来,我区遭遇持续严峻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粮食、蔬菜、水产等均不同程度受灾。旱情发生以来,区农业农村委立即响应、迅速行动,全力应对极端天气对我区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渴”不容缓,抓好抗旱减灾

面对旱情,区农业农村委启动农作物旱情日调度机制,分作物、分区域统计受灾情况,实时掌握旱情发展动态,组建粮油、经作、花椒和水产等技术指导队伍深入田间地块,察看灾情,指导抗旱。

根据天气形势变化和农作物长势情况,区农业农村委及时编发有针对性的农作物抗旱技术措施,分作物、分品种、分区域指导镇街落实好各项应对旱情措施。截至目前,共组织全区农技人员300余名,深入各镇街各村居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560余次,为全区农业生产抗旱提供指引。

眼前,农业用水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协调用水矛盾?“粮油、经作方面采取覆盖栽培、调配现有水源抢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渔业方面采用合理加高水位、科学增氧、合理投喂等措施,降低因灾损失。”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受灾地块,优先补种改种粮食等重点保供作物,并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坚决打好“虫口夺粮”防控攻坚战。同时,推广采用无人机叶面喷施农药,增强作物耐高温能力,目前已在石蟆先行开展再生稻抗旱试验示范200亩。

解“渴”有招,弥补旱灾损失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为了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区农业农村委组织调配区内外收割机械1200余台、烘干设备30余台、社会化服务队伍40余个,抢晴抢时收获水稻、玉米等已成熟作物。目前,全区水稻收获进度85%,玉米95%以上。

为尽量减少旱情造成的损失,区农业农村委提前谋划晚秋生产,发动种植户种植糯玉米、红苕、秋洋芋、蔬菜等晚秋作物。当前,已下达晚秋生产计划,蓄留再生稻9.55万亩、秋洋芋1.66万亩、秋红薯2.5万亩,冬大豆1万亩以上,切实筑牢全年粮食丰收最后一道防线。

除此之外,还指导蔬菜业主科学安排茬口,抓紧育苗整地,准备生产物资,做好定植准备。引导业主在白露过后增种一批速生叶菜,扩大晚秋大宗蔬菜种植规模,确保春节蔬菜供应。

通过实施相关奖励资金项目,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引导农民利用好秋冬闲田、边角地、撂荒地等,因地制宜种植晚秋作物和扩种冬油菜。目前,全区扩种油菜1.42万亩,发展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4.8万亩,建立全程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片3500亩、“油蔬肥”多功能示范片3700亩、“水稻—油菜”轮作全程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片1000亩、油菜直播技术示范2000亩。

多措并举,推进灾后复产

出现旱情以来,区农业农村委整合救灾资金,对此次受灾严重的基地进行一定补贴,并进一步完善沟渠和蓄水池等灌溉设施,逐步提高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率,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体系。在抓好抗旱措施落实的同时,未雨绸缪做好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应对准备,谨防出现“旱涝急转”。

“高温干旱缓解后,将及时组织指定业主对果树等修剪枯枝,对于枝梢枯死量比较多的果树、花椒,及时用防腐剂处理切口。没有挽救价值的果树、花椒等植株,待天气适宜时及时补种幼苗,做好恢复工作。”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烤”验仍在持续,接下来,区农业农村委将组织做好受灾情况统计核查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上级农业救灾资金。并利用区财政专项救灾资金,做好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后勤保障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加快灾后恢复生产。此外,协调保险公司与镇街、村社、业主等实地定损,做好后续理赔工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