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全国土地日 | 喜看稻菽千重浪 石柱小田变大田

2022-06-25 13:32:07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伊永军)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近日,记者跟随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走进石柱县,亲身感受该县在山地耕地保护、整治方面取得的成效。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石柱临溪镇旭光村干木组看到,150亩的优质水稻长势正旺,层次分明,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绿油油。

农户在稻田里拔草,无人机在空中喷洒有机化肥,人工劳作与机械化作业完美融合,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而就在一年前,这里的耕地还是“惨不忍睹”的撂荒地、零碎的“巴掌地”,如今,不仅耕地连成片,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种植,而且土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这些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长势喜人。

这些改变是如何做到的呢?据石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撂荒、低效利用是山区耕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石柱县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依托山形地貌,因地制宜修复出层层叠叠的梯田,并通过撂荒地、废弃地、低效地、边角地整治,有效解决了当前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生态质量退化的现状,将小田变大田,实现了山地耕地规模化、宜机化。

同时,将微田园打造、农耕文化融入土地整治,居旁、路旁焕然一新,让乡村振兴有了看点,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新活力。

石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土地整治储备中心主任徐亚娜介绍,仅2021年,全县整治耕地3918亩,修复水田1596亩,共产生新增耕地1086亩、水田683亩,土地整治也给周边农户增收提供了依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石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土地整治项目按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严守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为综合目标的要求,通过整治,实现山地规模化农业实属不易,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有效控制了“非粮化”趋势,稳住粮食基本盘。

与此同时,整治后,形成了规模化的连片的水稻种植基地,耕地得到合理利用,百姓种粮热情也大大提高。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得到一笔流转费,他们也可以打工,在农业专业合作社挣一笔务工的费用,一天的报酬约100元,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增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