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新媒体优质内容的生产与分发策略

2022-05-18 20:24:50  来源:《传媒》2019年第20期  作者:谢华平

在海量信息充斥的时代,用户对优质、有价值信息的需求日益凸显,为提高新媒体平台内容的有效供给,增强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各新媒体平台都重视优质内容的生产,同时重视算法推荐。

一、新媒体优质内容的判定标准

一是原创程度。原创分为二类,一类是在网上搜索资料作为背景补充,或者对已知内容进行分析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界定特别是标题、图片、文章内容的重合度较少的是一类原创;另一类是通过一套相关版权系统,进行梳理比对,通过技术鉴别全网鉴定谁是首次发布,重复度有多少,以此确定原创程度。

二是垂直深度。目前很多内容是通过RSS(简易信息聚合内容包装及投递协议)抓取方式接入的。首先,按照稿源内容深度对它们进行优劣评级,按照优劣级别决定内容分发的比例权重。其次,除了明确优劣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否能更精准分发。如果定义得非常精准,那么推荐文章时就非常精准,就可以把相关内容精准地发给对它感兴趣的人,这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点击率。

三是活跃程度。某个账号在一段时间内发文的数量和点击率就是活跃度。但更为精细化的运营,要对比与各个平台上的发文数、发文质量以及发文时间、发文点击率的差距。这种精细化运营活跃度的观念方法,一定要贯穿到新媒体内容的每一个环节。

四是受关注度。所谓受关注度,是指某个新媒体的用户订阅数量,以及用户订阅之后,这个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有多密切。用户订阅之后,推送新内容时会给用户很明确的提示,以吸引用户的关注。

五是作者的知名程度。知名程度是新媒体作者的影响力度。新媒体内容作者可分为三类:名人、达人、普通人。名人是指具备社会知名度的人;达人指在某个领域具备知名度,影响力仅限于专业圈。这两类人在内容的分发上是要加权的。同样质量的文章,要优先分发名人撰写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把平台上的普通人培养为达人、名人。

六是用户体验。优质的新媒体内容必须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内容、布局、设计、浏览速度等的综合支撑。要对用户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持续提高用户体验。

二、新媒体优质内容的生产方法

新媒体优质内容的生产机制可以从定位、生产者、消费者等角度去设置。

一是充分利用爬虫工具,抓取内容材料。通常新媒体内容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他媒体门户网站,新媒体内容制作重点是通过爬虫工具来抓取素材,这是新媒体内容制作的基础。

二是建立用户平台。让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平台,上传自己创作的内容。今日头条在这方面的尝试取得了很大成效。

三是大力发展短视频创作。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猛,成为用户最喜欢的内容形式,因此,新媒体优质内容要重点开发和生产短视频。抖音支持新媒体短视频创作,并且是规模较大的新媒体短视频分发平台。

四是补贴优质内容生产。很多新媒体平台为了获得更多优质内容,推出了很多补贴方案。今日头条为了能持续地生产新媒体内容,开展了补贴计划,设立内容创投基金,建立新媒体实验室等,重点为短视频生产提供补贴。

三、新媒体优质内容的推荐算法策略

新媒体优质内容推荐算法是采用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判断机制。这套机制通过反馈用户的一系列行为来提升改进系统平台的各项性能,提高用户的体验满意度,以此使系统平台形成一个自适应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1、优质内容的推荐机制持续自我进化

系统的推荐算法在初期不可能是完美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它需要另外一种分发手段来弥补算法的不足或弊端,这个分发手段就是粉丝分发,也可以叫社交分发。这种分发手段已不仅仅限于推荐算法,它综合了推荐算法、社交互动、搜索抓取、和用户问答等多种手段。

推荐算法的价值同时还体现在即便是小众人群也可能获得较好的推荐,也能获得对其有价值的偏门信息。例如一些较小众化的影视节目,60、70年代的胡同照片,大学里的边角资讯。这些原本散落在网络某些角落的信息,被收纳进某个推荐系统,根据需要推荐到用户眼前。

在内容推荐机制当中不仅仅用算法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内容,也不是只有算法推荐的内容。内容推荐机制还是要综合运用对数据流量的理解、对平台的运营思维所形成的复合能力。尽管算法很重要,但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2、推荐算法并不是用户喜欢什么就推什么

传播学里面有个回音室效应概念,它是指在某一个较为封闭的场境里,一些相似或相近的意见、观点不断重复,甚至以夸张的或扭曲的方式反复、持续的进行,令在这个较为封闭环境中的人们误以为这些扭曲的夸张的内容就是全部的事实。现在内容推荐机制会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回音室效应,尽量避免用户喜欢什么就给他推荐什么,到最后全部是同一类别内容,而看不到其他的内容。

实际上在推荐算法中,采用了一种打散用户的兴趣偏好的机制,不向用户连续推荐相似度极高的内容。社会心理学上有个“贝勃定律”。从心理感受的角度来说,对于相同的两次刺激,通常第二次的刺激反应会小于第二次的刺激反应。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新厌旧”的原因。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可能总是不变。因此,从满足用户需求的方面来说,推荐系统也不允许一直不变地推送雷同内容。

3、推荐算法自身具有探索能力

推荐算法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算术,它能不断地学习的能力、能持续性地迭代、自适应性的进化。

推荐算法里面有个协同推荐。它是指除新媒体内容本身之外,还考虑用户的推荐,通过分析一些用户之间的属性、行为的相关性、相似性,不断地拓展展系统推荐的学习能力。一些用户喜欢科技、财经、体育,一些用户喜欢科技、财经、体育、健康内容,那么,推荐算法就会尝试将健康内容推送给相关的用户。因为在推荐系统看来,用户A和用户B是相似的人。但是此用户此前还不知道,这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信息内容。

4、系统的推荐算法相比社交平台能更容易突破固化的圈层

朋友圈具有较大的“回音壁”效应,因为朋友圈里的有关信息,完全由圈内用户定制,由于内容是圈内的用户按照自己的喜好筛选出来的,所以在朋友圈里和自己相左的观点和意见就非常少,这就很可能形成这一类人的偏见。而算法推荐机制可以推荐多种观点。

四、今日头条新媒体推荐算法的应用

今日头条的新媒体推荐系统包括三个维度的运用,即新媒体推荐内容的分析、网络用户的标签设置与评估,新媒体内容的安全防范机制等。下面首先具体说明一下推荐系统的内容要素特征。

1、今日头条推荐系统的内容要素特征

今日头条系统推荐的内容要素特征有四类。要素特征之一是标签内容之间的相关性,用于估测新媒体内容的属性能否和用户特征可匹配。一些内容要素,例如关键词、主题等可以直接匹配。一些模型当中还有一些隐性的匹配,例如可以测算用户向量与内容的向量的距离。

要素特征之二是它的环境特征,这包括时间、地点等。这些既是相关性特征,也能以此构建一些匹配特征。

要素特征之三是内容要素的热度。这其中包括了新媒体内容的主题词、关键词、来源、分类等等。在今日头条推荐系统中,新媒体内容的热度信息在用户初始启动的时候影响非常明显。

要素特征之四是内容要素的协同性,这种协同性可以快速解决那些在某些程度上越推越窄的问题。用户标签具有的协同性并不是分析用户活动的过往,而是分析用户之间活动的相似性,例如分析内容主题词的相似性、兴趣的相似性、或者向量的相似性等等,通过这些协同性分析来扩展推荐系统的探索能力。

2、新媒体推荐内容的分析

今日头条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系统总是重复推荐新媒体内容。这个问题的解决难点就在于,人们对重复的含义理解是不一致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根据相似文章的特征,例如主题、行文内容等进行分析。新媒体内容的分析包括文本分析,图片分析和视频分析。在今日头条推荐系统中文本分析可用于用户的兴趣建模。如果缺少文本内容,自然无法具体的设置用户兴趣标签。例如,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读了标注了互联网标签的文章内容,就能确定用户具有了互联网标签。

分析文本的内容可以提高今日头条系统的推荐效率,例如通过分析抖音的有关内容就可以推送给关注抖音的用户,这是应用了用户标签的文本特征匹配机制。如果在主频道上推荐的效果不甚理想,出现了推荐窄化的现象,系统可以在具体的频道(如科技、体育、娱乐、军事等)中推荐给用户阅读,这样系统的推荐效果会变得更好。在子频道上探索空间比较小,这样更容易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是用户标签的设置与评估

今日头条推荐系统把用户的性别、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用户的兴趣爱好(足球、文化、娱乐等)、以及用户常搜索的关键词等标注为用户标签。用户的性别信息可以根据第三方社交账号登录信息获得,常驻地可以从来自用户的授权访问位置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传统聚类的方法得到常驻点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信息,就能估测用户的活动地点等。这些标签就非常地有利于新媒体内容的推荐。

建立一个评估体系首先要兼顾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很多策略在短期内用户可能觉得新鲜,可是从长期上看实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助益。其次,推荐系统的评估体系还要兼顾一下用户指标与生态指标。既要让内容创作者获得有价值的系统推荐的内容,有尊严的进行内容创作,也要有义务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这两者要兼顾平衡。此外,一些广告主的利益也得要考虑在其中,这就形成了多方博弈及兼顾多方的平衡。

由于很多最终优化后的效果可能是负向性的,不能改进上线后的效果。因此,推荐系统需要有完备的评估体系。一个完备的体系需要多个指标综合衡量,仅看点击率、停留时长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评估过程中要参考多维评估指标。很多公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这并不是相关工程师们的能力不够,而是评估模型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实验性平台,通过便捷的平台分析工具,就可以使推荐系统智能化、自动化分析新媒体内容指标体系的置信度。当同时在线的实验很多的时候,推荐系统的实验平台就可以自动分配数据流量,不需要人工沟通,而且实验结束后数据流量会立即回收,这样就加快了算法的迭代效应,提高了推荐系统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推荐系统的分析成本,使得整个推荐系统的算法优化工作迅速流畅地运行。

4、新媒体内容的安全防范机制

今日头条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内容创作平台和内容分发平台,一条很少的内容就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作为一个行业领导者,变得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社会性责任。现在今日头条尽力优化自己的推荐系统,尽可能地消除不当内容的推荐与分发。

今日头条的新媒体内容一方面来源于专业生产内容(PGC)平台,依托它具有的成熟内容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微头条、用户问答、内容评论等等用户内容。这两部分的内容推荐与分发都要经过推荐系统的内容审核机制进行统一处理。如果专业生产内容平台生产的数量相对较少,就会直接进入风险审核处理程序,审核的结果若没有存在问题,推荐系统则会在大范围内予以推荐及分发。

用户生产内容(UGC)会经过一个风险模型的内容过滤,存在问题的就会进入二次风险审核。审核通过后,内容会被真正进行推荐。只有审核结果确认通过后,该内容才会进入推荐系统的推荐与分发阶段。如果这些新媒体内容得到限定量以上的不好评论或者遭到举报反馈,这就会对该内容重新审核,问题严重者则直接被下架。

今日头条在风险内容识别技术方面建立了鉴黄模型、低俗模型和谩骂模型。这三种模型利用的是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持续训练,建立的样本数据库非常大,可以对图片和文本同时进行分析。这些模型比较注重的是召回率,准确率方面相对来说可以降低一些。鉴黄模型的召回率可达99%,低俗模型召回率高达90%,准确率可超80%。谩骂模型召回率也很高,可达95%,准确率可超80%。

五、新媒体报道内容纠错措施

新媒体内容的采编应用了数字化技术,经常频频造成文字性、技术性差错,如果把关不严,就有可能影响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公信力。因此,要努力采取措施,优化采编流程、尽量降低新媒体报道出现的差错风险。

1、新媒体报道内容出现的差错原因分析

采编人员在快捷拼音输入操作过程中有时不够细致、对内容的核对不够认真,这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过失。有时一些些存在着漏绘错绘的数据图表,转发传播后就很容易误导用户。

现在某些媒体平台为拼抢发布速度,提高众人们的注意力,常常转发一些没有经认真核实的内容信息,这种“复制粘贴式”的发布,很容易产生新闻的失真。某些新媒体平台担心在一些突发事件、独家报道和热点报道中产生了缺位,一味求快,而把求真理念忘掉了。尽管假新闻很容易被辟谣,但是不实报道不可能被彻底清零,这难免就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现在新媒体报道中或多或少地运用一些网络语言,这尽管增加了不少网民的好感和注意力,但是某些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汉语言结构规律、不符合文明规范的表达要求,甚者可能看不懂、猜不透。例如“冷无缺”(是指冷漠、无理想和信仰缺失),对很多用户特别是年纪稍大的用户不是那么容易地理解。某一些新媒体平台甚至使用一些低俗的语言,这就有失专业媒体道德和技术规范。

2、新媒体智能化内容纠错方法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媒体内容的智能化纠错带来了便利,极大地降低了新媒体报道差错风险,这就提高了新媒体报道的质量和效率。

(1)现在的信息采编系统具有文字自动校对、智能纠错功能。该系统采用了语义理解技术,能够对创作的内容中存在的错别字进行快速更正,这样就大大提升了报道内容的创作效率。

(2)随着机器学习的不断深入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就可以充分利用对社交平台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技术并开展事实核查的功能,并可与其他新闻进行比对,为对抗虚假新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路透社开发的NewsTracer系统,它能够辅助记者以及编辑人员测查新闻报道的信源。NewsTracer系统可以把在Twitter平台上收集起来的可被视作新闻的内容信息做一些深度分析:确定最先发布消息的是谁,这些信息内容的可信度如何等等。

(3)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工具,提高媒体内容模型的建构能力,增加对图文、视频信息的鉴别能力。

(4)在对稿件内容进行校对的过程中,充分应用数据库技术,将新媒体稿件内容和数据库中的信息相比对,实时地扩充禁用词、慎用词、敏感词,及时维护新媒体舆情监测信息库。

(5)充分利用基于算法技术的精准分发、弹窗推送功能,根据网民的特征差异,实现新闻报道的精准化、定向性传播。一些新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算法工具精确地分析出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状态下得到了谣言信息的影响,然后将相关的查证资料、进行辟谣的文章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受影响的网民,这样就实现了精准辟谣,这样就尽可能地弥补媒体公信力的损害。

六、结论

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新兴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优质内容的生产和推荐分发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提高新媒体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明确新媒体时代新闻内容价值取向,利用新媒体平台优质内容的推荐技术和分发策略,转变并优化传播方式与扩散渠道,不断推动新媒体内容的有效创新,积极推动新媒体行业高效、有序地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