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铜梁豆腐果:一块豆腐的“守艺”与“传承”

2021-12-23 09:38:06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在不少老铜梁人的记忆中,在生活紧张的时候,买不起肉,就花几角钱在街边买一两串豆腐果,吃了豆腐果就当吃肉了。如今,泡椒凤爪、兰花根在铜梁随处可见,但豆腐果却鲜有耳闻。

然而,据《铜梁县志》记载,清末民初,铜梁豆腐果曾多次获得四川省土特产劝业会(又称二月花会)的奖状、奖金,驰名遐迩。民国时期,铜梁县城较为驰名的饭(餐)馆有“大观园”“大观楼”“醉和轩”“玖园”“合作食堂”等。白油素豆腐果就是“大观园”四季名菜之一,以用料和制作非常考究,精工巧作,色美味鲜,香气扑鼻,食客无不赞叹。

豆腐果。通讯员 郝好 摄

当时,铜梁县巴川镇人朱银山是铜梁特产豆腐果的制作能手。豆腐果是他父亲朱文博从寺庙厨师学来的技艺。朱银山20岁开始随父学制豆腐果,经40多年的探索创新,使产品质量有显著提高。他以优质黄豆为原料,加工成椭圆形的小果,直径3厘米左右,色白或淡黄色,内呈蜂窝状,具有软、绵、泡、细腻的特点和浓郁的豆腐干味,细嚼有鸡肉感,用以煮汤、红烧、煎炒均为上乘菜肴。在邻县及本县成为独家经营的名味产品。顶盛时期,产品供不应求,远近各地前来订货,需要提前数日登记,然后依顺序发货。过往铜梁旅客,慕名而至,都要购买数十串。

随着时代的发展,豆腐果因用料考究、做工繁琐、保质期短,在市场上几近消失,只有极少数人了解它的制作工艺。铜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龙中德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58岁的龙中德做了二十几年铜梁传统小吃兰花根,是铜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七代传承人。两年前,龙中德和同样在铜梁从事菜品研发和食品推广的欧祖红抱着“做一种味道,守一种精神”的初心,决心共同推广这道快被遗忘的非遗美食——豆腐果。两人通过不断摸索创新,对豆腐果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并通过网络推广逐渐打开了市场。

龙中德在制作豆腐果。通讯员 郝好 摄

龙中德表示,制作这道传统美食,选料极其考究。豆腐果的主料为黄豆,副料为花生油或麻油。选用粒大饱满的干黄豆,打成豆浆,点成豆腐,豆腐冷藏12小时后,再切块,用特制卤料进行卤制。卤制好后再反复炸制,炸制好后拌料、装袋等。

锅里放足够量的油,待温度达到预定的度数后,龙中德迅速用漏瓢舀起一瓢卤制好的豆腐果缓缓倒进油锅。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本一块块正方形的豆腐块在油温作用下瞬间膨胀起来。炸制好的豆腐果需要再抢炸一次,炸制的油温比之前要高,炸制过后,豆腐块更加膨胀,颜色黄白,皮膜绷结,面鼓角钝,形似圆球。待到起锅冷却后,再将豆腐果倒入配制好的五香、麻辣等佐料中拌匀,最后再装袋,如此便完成了豆腐果的制作。

据介绍,要制出原滋原味的豆腐果,很多工序依然是纯手工制作。“炸制豆腐果,温度稍微偏高,就会导致外面糊了里面还没有熟的现象,温度低了又炸不泡。正确的做法是炸两遍,第一遍炸至变色,第二遍大火炸,待豆腐果棱角变硬,六面突起,形似圆球,颜色已呈黄白时,捞出滤油,拌上料就可以吃了。”龙中德说,豆腐果口感软、绵、细腻,吃起来有肉的味道,一般多以红烧、汤食为主。以前只能保持两三天,现在条件好了,有冷藏柜,豆腐果的保质期大大延长了。

怎么才能把这道传统美食推广出去?随着抖音、快手等兴起,一批嗅觉敏锐的非遗传承人纷纷将目光对准这些新兴传播渠道。拍短视频、搞直播,曾经濒临失传、需要保护拯救的非遗项目,在新的平台上迎来了新的关注,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龙中德、欧祖红也尝试通过目前最流行的线上推广形式,将民间传统美食和老一辈的手艺带到年轻人的生活中,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了解非遗。如今,在他们共同的推广下,龙中德制作的豆腐果不仅在不少凤爪店里有售,还在互联网上渐渐打开了市场,广受消费者好评。作为一种传统美食,豆腐果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谈到未来规划,龙中德心中已有蓝图。目前,他生产的豆腐果已注册商标“龙乡豆腐果”。接下来,他打算在保留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多开发新口味,努力做出铜梁人记忆中的味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道豆腐果这道传统美食。

“酒香也怕巷子深。铜梁美食已经取得一定的社会效应,但工艺的传承却后继乏人。还有,营销手段比较单一,需要更多像龙中德、欧祖红这样的人站出来,为叫响铜梁传统美食注入新的活力。”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郝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