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村美民富产业兴——汕尾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2021-11-15 16:52:18  来源:汕尾日报

乡村振兴,汕尾乘势而上,步履铿锵。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在汕尾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特别是2020年吹响“奋战三大行动 奋进靓丽明珠”的号角以来,以将汕尾打造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地为目标,狠抓“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落实,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探索出一条全面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建设未来乡村4.0的发展路径。今年8月,广东省2020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出炉,我市再次获得粤东片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实现“三连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交出不负嘱托的汕尾答卷。

“要保护好独特的农渔业资源和自然生态风光,走好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种养殖和乡村旅游,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省委书记李希2020年12月在汕尾调研时的嘱托,于汕尾干群而言至今犹在耳畔,激发了全市上下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日前,记者来到城区红草镇晨洲村、新村村,海丰县海城镇莲花村进行采访,一路走,一路感受汕尾人民在中央、省、市的关怀下,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决心和汕尾乡村的变化。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城区红草镇新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杨位骞说,是风貌提升、是乡风文明、是污水得以有效治理。

“这几年,美丽乡村建设给新村村带来了很大变化。村里大力实施村居风貌提升行动,巷道变得干干净净,兴建了村头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等。”杨位骞介绍道,新村村还引导村民将房前屋后的空地打造成“四小园”,告别“脏乱差”,实现“绿富美”。

自文明实践站建起后,特别是去年以来,新村村村民的业余生活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学习党史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关心村里事情的人多了,发牢骚闹情绪的人少了;邻里相互帮助的多了,闹矛盾纠纷的少了。该村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把公园前350亩鱼塭建成村民捕鱼、钓鱼休闲娱乐场地;把成兴大院打造成青年产业创业基地;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站PPP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污水经处理均达到城镇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养蚝之乡”晨洲村第一书记吴东就说,是人才集聚、是人流增多、是文旅融合。

城区“粤菜师傅”红草镇(晨洲村)特色培训点、汕尾市粤菜师傅陈汉宗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纷纷落地晨洲村,这也佐证着晨洲村的发展前景已逐步被发现、发展潜力正在被挖掘。

近几年,晨洲村在打造特色蚝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共建,如今村里的环境好,白鹭也越来越多了,吸引了诸多游客游玩。今年9月,晨洲蚝乡成功创建为国家3A旅游景区,成为知名旅游网红“打卡点”。国庆节期间,晨洲村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我们村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共建、村庄共建、产业共建为抓手,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有力壮大了集体经济。”晨洲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春林告诉记者,2020年,晨洲村蚝产业产值突破4.6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0万元,预计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110万元。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海丰县海城镇莲花村党支部委员温汉林说,是生态文明、是产业兴旺、是群众团结。

走进莲花村,入目皆美景。远处峰峦叠翠,云雾缭绕;近处村庄瓦舍整洁,成垄成行的茶园青翠如茵,俨然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生态底线”等理念成为了莲花村人的广泛共识。从环境的改善,到游客的增多,再到引领村民做强做大做优莲花绿茶产业,莲花村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该村党支部以“党建 ”工作法擦亮乡村自然风貌和人文资源“绿、古”两大底色,探索出一条独具魅力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温汉林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村民响应莲花村党支部号召,积极投入到种茶产业中,集体产业也在逐步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如今,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3500亩,年产量超过70万斤,茶产业每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

白墙黛瓦、碧水青山、阡陌交通、小桥流水……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不只是“眼前美”,还带来了“乡风美”“生态美”“发展美”。如今,一个个“带着乡愁,也带着发展期盼”的美丽村庄正串珠成链,持续呈现在海陆丰大地,组成了汕尾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