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11月5日讯 6日到7日,重庆市将有一次强降温,日平均气温下降6~10℃,局地10℃以上,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有雨夹雪或小到中雪,局地大雪。寒潮来袭,秋收秋种扫尾和冬春蔬菜生产供应将如何降低影响?
“各地要切实做好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主动科学应对,强化指导服务,切实把寒潮影响降到最低,确保秋冬种任务顺利完成、蔬菜等作物生产保持稳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并提出四大防范举措。
强监测,做到早发现准评估
一方面,强化与气象、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分析研判寒潮天气对秋收秋种、蔬菜等作物生产的影响,组织专家制定完善防范预案,明确防范的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重点时段,并提出防范的具体措施。
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领导24小时带班、2名值班干部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通知到生产主体,主动避灾、科学防灾。加密突发灾情调度频次,及早发现、准确评估,及时报送灾情信息和抗灾工作进展。
抢时间,做好粮油作物抗逆减灾
抢时做好秋收扫尾工作,抢晴抢时收获甘薯等秋粮作物,确保颗粒归仓。动员组织机械、人力抢播冬小麦,注意查苗补苗,防御渍害危害。抢时分类移栽或直播油菜,合理密植,防止高脚苗。已播油菜做好缺苗补窝,及时清理“三沟”,防寒排涝。加强在土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预防秋马铃薯晚疫病,油菜苗期蚜虫等病虫害。
勤调理,搞好蔬菜等作物抗寒防冻
设施蔬菜生产及时加固温室大棚等设施,调控温度湿度,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露地蔬菜生产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湿,预防减轻渍涝影响,同时结合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提高抗逆性。柠檬、柚子等早熟柑橘加快采收进度,及时理清排水沟防止连阴雨,越冬柑橘因地制宜落实树体覆膜、喷施保果剂等防寒防冻措施。
促产销,开展多种形式应急促销活动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指导农民适时采收成熟的农产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量,引导主产区与大中城市协作对接,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促销活动,推动产销衔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确保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