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张书兵:弃教从农,做猕猴桃精品化种植的引领者

2021-10-14 09:57:26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

夏末秋初,炎热尚未消退,一种美味正在黑山上的山野间酝酿。位于万盛经开区黑山镇南门村的重庆猕红猕猴桃种植园占地50多亩,放眼望去,浓绿的猕猴桃枝蔓攀附在一米五左右的水泥柱支起的棚架上,俨然有序;走近再看,郁郁葱葱的枝叶中挂着一个个比鸡蛋略大些的绿莹莹的猕猴桃,散发出诱人的果香。园里种的全是红心猕猴桃,和普通猕猴桃相比,红心猕猴桃个头比绿心的要小一些,也没有那浑身的绒毛,个体比较光滑。

返乡创业近10年来,新农人张书兵以振兴家乡猕猴桃产业为梦想,以解决猕猴桃生产问题为导向,积极引进现代科技,不断完善基地设施,热心做好社会化服务等,着力推动家乡猕猴桃精品化高效发展。

张书兵在察看猕猴桃长势

弃教从农,加入到新农人的队伍当中

张书兵出生于万盛经开区黑山镇南门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重庆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教书。春节回乡探亲,看到家乡黑山的旅游业发展得不错,但田地荒废较多,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不安现状”的张书兵寻思回乡干一番事业。当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他们都想不通:“我们几辈人都想把锄头棒棒甩落,你现在在学校教书,工作稳定又轻松,你倒好回来重新捡起它!”

“黑山生态环境好,种植猕猴桃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父辈们种植管理粗放,效益并不理想。”张书兵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事实上,中国的猕猴桃产量居世界第一,品种也最为齐全,但由于质量良莠不齐,多集中在低端市场竞争,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猕猴桃的品质需求,不能形成精品品牌,种植户也难以获得合理的利润。

“现在农产品要满足老百姓对生活品质更高的向往,对绿色、健康、营养的多种需求,才有出路。”

正是这种变化让张书兵看到了机遇,坚定了他返乡创业的念头。2011年,心怀梦想的张书兵毅然辞去做了3年多的教师工作,从城市回到家乡,承包50亩山地,正式成为新农人队伍的一员。2012年,在深入掌握了红心猕猴桃的销售市场、生长条件和家乡自然环境后,张书兵着手规划果园,跟工人一起开荒整地,将2000多株红阳红心猕猴桃苗子栽了下去。

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工作人员在基地调研

刚开始对猕猴桃种植技术一窍不通,为让自己的事业早日结出果实,张书兵积极参加万盛经开区农林局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向猕猴桃专家请教,跟同行交流取经,并邀请猕猴桃种植一线专家前来指导。

红心猕猴桃管理工序繁琐,搭设水泥支柱、拉铁丝网、抹芽、修剪、绑枝、清园……每道工序都非常重要,每道工序张书兵都亲力亲为。

“猕猴桃栽后三年才能挂果,这三年里,我坚持每两天巡视一遍园区,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张书兵告诉记者。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张书兵亲手种下50亩猕猴桃长势喜人,顺利进入挂果期。

科学精细化管理

在张书兵看来,若要提高猕猴桃的品质,振兴本土猕猴桃产业,首要任务是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化。

猕猴桃园搭设支架是猕猴桃生产必备的重要设施。牢固的支架不仅是猕猴桃丰产的重要载体,也是猕猴桃丰产的重要保证。

“这个水泥桩坑的深度要达到60厘米,否则猕猴桃的架面不整齐,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张书兵告诉记者。

肥沃、良好的土壤,是猕猴桃优质丰产的基础,张书兵非常重视土壤的修复与养护。记者在他的种植基地发现,果园里全是自然生长的青草,踩在上面能感觉到土壤松软而富有弹性。

“野生杂草长至一定高度后将其压倒覆盖地面,让它们匍匐缓慢生长,保持绿色杂草长期覆盖地面,高温季节最好不要割草。雨季来临前应统一割取生草堆肥,防止园内湿度过大引发病虫害。用绿肥(杂草)长年覆盖果园地面,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改变果园小气候,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张书兵给记者介绍说。

过去,农户在黑山种植猕猴桃,全部采取露地栽培,产量普遍偏低,每亩产量只有三四百千克。

“为什么这么低呢?”记者不禁问道。

“清明前后是猕猴桃开花的时节,偏偏又是雨季。受雨水的影响,无法及时对猕猴桃开展人工授粉,猕猴桃授粉率严重降低,直接导致挂果少。”张书兵解释说。

2017年冬天,张书兵巡园时发现自家的猕猴桃苗有长黑斑的状况。到第二年春天,全园的猕猴桃苗枝干开始大面积出现溃烂和发臭。“开始以为遭虫了,后面才知道是染上了溃疡病。”张书兵没想到,本是充满希望的园子却面临毁园的灾难。在业界,溃疡病相当于猕猴桃的“绝症”。一旦染病,常用的处理方式是把病树全部砍掉。张书兵只能忍痛将好大一片树苗全部砍掉烧毁:“每砍一株树,我的心也痛一下。”

溃疡病如此绝情,能不能治?万盛经开区农林局科技人员告诉记者,植物溃疡病是很多果树的常见病,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引起猕猴桃溃疡病流行爆发的因素,溃疡病病菌借助风雨传播,只要一株发病,就会导致整片,整园发病,最后只能砍树、毁园。对猕猴桃而言,目前无药可治,只能预防。

如何预防?防风、防雨、防冻。这是专家给张书兵支的招。近年来,在万盛经开区农林局的指导和政策资助下,从2017年开始张书兵尝试在猕猴桃园内搭建避雨棚,目前张书兵的50多亩猕猴桃已实现近一半的避雨栽培。

“为什么不一次性全部改为避雨栽培?”

“避雨大棚建造成本比较高,一亩地投入要2万多元,万盛经开区农林局补助一半,个人投入1万多元,一次性完成投入太大,承受不起,只有边发展边投入,逐渐完善。”张书兵告诉记者,“有了避雨棚,保温、防雨、防风、防虫、防病效果显著,产量翻了一番,每亩产量高达1000千克,而且果品品质更好,产量更稳定。”

猕猴桃对水分的需求量比其他果树相对较多,其耐旱性亦较弱。曾经一场持续的干旱,让张书兵的猕猴减产近一半。2019年,张书兵对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了自动化的喷灌设备,实现水肥一体化。

“过去人工浇水,肩挑手提,一个人一天只能浇一亩,现在只需轻轻按一下开关,便可实现对全园的灌水施肥,省力省工,效率大大提高。”张书兵笑着说。

张书兵的梦想是要做猕猴桃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种植的引领者,让黑山种植的猕猴桃品牌更响,价格更高。

多年来,在猕猴桃管理上,从品种优选到规范建园,从配方施肥到科学修剪,从充分授粉到绿色防控以及合理负载、适时采收等各项关键技术,张书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优化,已成为当地果农眼中的“行家”。 张书兵因此被大家推荐为万盛经开区黑山镇猕猴桃产业协会秘书长。在张书兵的带领下,各项猕猴桃种植技术标准不断地得到果农的认可和其他企业的参考、借鉴,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据了解,通过科学管理,猕红猕猴桃种植园去年猕猴桃产量达到了5万余千克,按不同等级,卖价为40~60元/千克,年总收入达200多万元。

猕猴桃喜获丰收

积极推进产业融合

每年夏天,黑山谷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避暑,而从黑山谷景区到张书兵的猕猴桃基地很近。张书兵依托南门村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猕猴桃采摘游,通过个人采摘、家庭采摘等方式,让游客体验猕猴桃采摘的乐趣。每年举办的猕猴桃采摘节,吸引了来自周边区县及重庆市区的数万名游客前来体验。

“趁着现在秋高气爽,和家人一起来采摘猕猴桃,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游客周先生告诉记者,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平时很少有时间到郊外走走,放松心情。来到这里的猕猴桃基地,欣赏到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的喜人场景,再亲自挑选优质果实采摘,真正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他说,能将自己亲自采摘的果实带回家与亲友一起分享,更是开心。

南门村随着猕猴桃、脆桃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其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走进南门村,映入眼帘的是洁净宽敞的道路、整齐的楼房、清澈的溪流、青翠的群山,整个村庄犹如一幅山水画,人在村中,村在画中。

猕猴桃避雨栽培大棚外景

田园是“风景”也是“钱景”。在猕猴桃产业发展越发成功之际,张书兵并不满于现状,通过盘活村中闲置住宅,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以便更好地留住采摘游客;为了延长采摘期,在现有基地主栽早熟品种红阳的基础上,张书兵正在通过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形成优质猕猴桃品种的多样化。

从事农业,张书兵找到了人生的奋斗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市民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现在农村可以利用的资源太多了,我们年轻人在接受新知识运用新技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事农业大有可为。”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