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坚持以“六治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2021-09-28 09:32:33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召开的全市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强调,要着力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综治能动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教化作用、自治强基作用、智治支撑作用,大力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基层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效能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如何加快构建“六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重庆日报专访了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尚君和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党工委书记邹宏举。

——编者

综治聚力推动基层治理更高效

重庆日报: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怎样加快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周尚君:着力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重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一要优化基层党组织体系。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打造行业性、区域化党建联盟,加快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格局。二要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党的领导机制。明确各级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责任,做实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横向联动社会团体、社会组织、辖区居民,纵向联动上级党组织、主管部门。三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激励保障措施,配套督导考核办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站好位、带好头、干好事”,积极履行职责。

邹宏举: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一是延伸党建触角。按照“一网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网格上”的目标,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纵向工作链条。二是完善联系机制。建立党建联席会、党员议事厅、群众说事点等,形成“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党群议事、调解工作方式,构建起网格党员、居民共同参与的共治格局。三是打造特色品牌。针对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挖掘社区特色资源,培育好“老李说理”“美茵美邻”等社区特色党建品牌,以“一居一品”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重庆日报: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着力发挥综治能动作用,增强基层治理系统性、协同性?

周尚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要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增强各项政策举措的系统集成。从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载体等不同维度对基层治理进行统筹规划,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基层治理体系。二要坚持多元共治,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理顺政府“条块关系”和政社关系,将党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同向用力,形成强大治理合力。三是坚持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尽可能地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纵深发展,使基层主体权限和职责一致、目标和资源匹配、任务和能力对等。

邹宏举:基层治理从内容到路径、从制度到载体、从工作力量到工作对象,都需要系统性思考、一体化推进。一是整合资源。落实需求、服务、问题三项清单,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市场、楼宇等五方资源,针对特点打造“1+4+12+N”综治服务平台。二是融合力量。建立“站、室、点、网格、服务队”五级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行“人法德理事”五字工作法,建立并拓展“老杨群工”队伍,凝聚联防联控、共治共享力量。三是聚合功能。一方面,联动公安警务勤务机制改革,打造片区警务站和基层治理前哨岗,融合警务、事务和服务功能于一线;另一方面,根据片区特点,组织好“五支队伍”,开展“五项服务”,推动治理效能提升。

德法共治促进基层治理更有序

重庆日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如何推动法治与德治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加快形成同心同德、安分守法的善治局面?

周尚君:法治与德治同为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既在不同领域和层次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要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法律的规范性与强制性能够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提升社会成员整体道德水平。二要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和涵养作用。道德的广泛性和自律性,可以成为法律制定的重要依据和法律实施的道义支持,引导人们认同法律、信仰法治。三要完善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根据需要将一些重要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法规,纳入法治轨道。

邹宏举: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相互依存,取长补短。一是推动“法治有序”。建立街道一站式司法服务平台和社区服务站,依托“老杨群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法治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二是推动“德治有效”。开设社区道德讲堂,推进家校联动,弘扬家风文化,开展“寻找最美的你”等系列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三是探索“德法”融合。积极探索打造德法共融共治新模式,常态化开展“德法”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在公共法律服务室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加大讲法说理的比重,打通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融合通道。

重庆日报: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怎样才能因地制宜推行网格化管理,激发群众自治活力?

周尚君: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一要精细划分网格单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统筹规划各方面因素,精细划分网格单元,配备专职网格长和网格员,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常态化开展民意采集、纠纷调解、政策宣讲等基层治理工作。二要吸引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相关市场主体、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入社区、进网格,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专业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三要鼓励引导基层探索创新,深化自治实践。厘清基层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支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充分履职,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

邹宏举: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深化网格治理。一是坚持以网格化管理引领群众自治。创新推行“党支部+网格员+楼长+党小组长”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居民议事点为抓手,用好“四事工作法”,让群众顺心,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二是建立多网合一的全科网格。将原有的综治、城管、安全、食药监等网格进行系统整合,依托综治中心信息系统,明确网格工作内容,建立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切实让群众的大小问题在网格里得以有效解决。

数字赋能助推基层治理更智慧

重庆日报:数字化“智理”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以智慧赋能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该如何着力?

周尚君:发挥科技赋能作用,一要打破信息壁垒,贯通数据渠道,整合数据资源。探索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库,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业务的社会治理数据共聚共用,实现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二要拓展应用场景,创新服务载体,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强大数据智能化运用,将数据分析结果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打造线上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行基层社会治理事项“一网通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要同步推进技术治理与价值治理,确保技术始终围绕社会治理目标进行研发应用。注重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扩大技术赋能的覆盖面和受益群体,让全体人民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

邹宏举:致力于用好“技术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一是开通“网上民意直通车”。设立社区网上信访代理点,帮助群众实现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有效解决群众不会用网、不愿用网的网上信访难题。二是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打造“网上社区智慧生活圈”平台,为社区提供智慧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帮助基层精准回应居民需求、快速响应公众诉求。三是建立“四级圈群”信息联通体系。推动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全覆盖,通过圈群实时推送权威信息,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解决群众信息来源不对称的问题。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