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万盛经开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1-08-16 14:26:00  来源:农家科技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 以“三湖一村一岗”为重点,建成了以青山湖、丛林菌谷、尚古村落、鱼子岗、凉风梦香渔村、板辽金沙滩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30余个。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全区催生出了以丛林香微园、关坝雷峰垭家庭农场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基地108个,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正逐步演变成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和亮点。但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缺乏总体规划、产销短板突出、政策支撑不强等问题,限制了万盛休闲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 梦乡村

一、发展现状

(一)休闲农业基地具备一定数量规模

按露天种植面积不低于30亩、设施农业基地不低于10亩的标准统计,万盛经开区有休闲农业基地108个,其中:500亩以上的10个,100~500亩的39个,50~100亩的28个,10~50亩以下的31个;按镇统计:万东镇16个、南桐镇10个、青年镇13个、关坝镇13个、丛林镇10个、金桥镇10个、石林镇9个、黑山镇27个。

(二)“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基本铺开

1.农旅功能全面的休闲农业基地有33个,该类基地既有农业产业,又具备就餐和住宿接待能力,能实现观光体验、旅游接待和一定的研学教育功能。如:关坝香香妹鱼庄,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可观花、采果、垂钓、就餐、住宿;丛林香微园,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可以观光、采果、垂钓、研学、就餐、住宿。

2.农旅功能一般的休闲农业基地有17个,该类基地有农业产业和就餐接待能力,能实现观光体验、就餐接待功能。如:黑山林口脆桃园,桃园面积600亩,可春赏花、夏采果,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关坝雷峰垭家庭农场,梨园面积200亩,年自产梨膏5000千克,通过赏花、采果、卖梨膏,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

3.农旅功能简单的休闲农业基地有58个,该类基地仅有农业产业,无餐饮、住宿接待能力,主要依靠农业自身吸引力带动观光体验。如:黑山楷林农业母本园,特色水果种植面积800亩,有猕猴桃、枇杷、桑葚、葡萄等,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期基本覆盖春、夏、秋三季,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黑山鱼子蓝莓园,蓝莓种植面积200亩,采摘体验期为5-7月,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

(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初显

万盛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黑山龙鳞石海5A景区,奥陶纪网红景区,青山湖、鱼子岗、凉风梦香渔村、板辽金沙滩等30余个乡村旅游景点作支撑和带动。通过财政资金对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持续大力投入,农村公路和生产生活便道建设走在了重庆市前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美化靓化,基本满足了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改善了休闲农业基地周边环境,为乡村旅游游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通过持续举办黑山猕猴桃采果节、五和梨花节、凉风丰收节、金桥山货节等节会活动,逐步建立起了万盛乡村旅游节会品牌。通过打造推介以休闲农业基地和乡村旅游景点为主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逐步形成以鱼子岗、青山湖为主的近郊游,以黑山南门村、北门村和石林百花村等为主的避暑游品牌,提高了万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树立了对外形象。

▲ 鱼子岗旅游度假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划引导,休闲农业无序性发展问题突出

1.缺乏规划定位。一是由于没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缺乏明确定位和客源分析,导致休闲农业项目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数量不足、同质化严重、特色不突出等缺点,没能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有效利用景区景点和避暑游客资源。二是没有将休闲农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域旅游规划,并作为文化旅游和农业农村的重要发展方向,不能统筹全区资源和力量支持发展。

2.发展思路不清。一是各镇重视程度不一,经营主体实力和理念差异,导致全区面上休闲农业基地布局不合理、镇与镇之间休闲农业发展不均衡,各休闲农业基地间发展不均衡,存在成熟基地不能很好提档升级、弱小基地不能发展壮大、规划项目无法落地落实等问题。二是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种类缺乏、特色不明显,旅游接待设施数量不足、服务水平较差,产业链偏短,附加值偏低,休闲农业基地对农业产业链带动和提升作用不明显。三是休闲农业项目总体上缺乏特色、缺少灵魂,很少有能将现代创意融入传统旅游产品加以重组和整合的新产品出现,大多休闲农业基地未整合民俗文化,严重缺乏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旅游项目和产品缺乏核心吸引力。近年来,涌现出了“五和梨”“凉风鱼”“绿水菌”“黑山猕猴桃”等品牌,但这些品牌影响力总体较弱,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更缺乏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全国旅游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为3天,而万盛乡村旅游则以一日游、半日游、过路游居多,且多以“观光、采摘、赏景”为主要内容,产品和模式普遍雷同,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总体上,万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档次较低,缺乏品牌支撑。

(二)产销短板突出,休闲农业总体档次不高

1.经营理念落后。一是经营主体负责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营理念不够先进,加之走出去考察学习的机会较少、视野较窄、思维僵化,经营理念往往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更无法做到行业领先。二是传统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仍是主流,绝大多数经营主体偏重“产、食、游”,轻“娱、购”;部分经营主体自身不愿发展旅游商品开发和旅游接待服务,也缺乏与周边经营主体和农户合作发展的探索。总体来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识不强。

2.生产水平较低。一是经营主体引进的品种不适合发展休闲农业,或对发展农业品种信息掌握不足,有的农产品刚上市就被市场淘汰。二是休闲农业没能普遍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布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智能化、机械化等技术装备应用不足,对新型种植模式和展示模式探索不足,科技水平不高,基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高。三是部分休闲农业基地内旅游基础设施缺乏,基地或周边环境卫生差,游客体验感差。

3.营销能力较弱。一是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奥陶纪、黑山谷等少部分景区,辐射范围较窄,加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联系不紧密,缺乏将景区游客引向休闲农业基地的引流机制,导致实质性的乡村旅游游客数量较少。二是虽然部分镇和经营主体坚持举办丰收节、采果节、赏花节等节会活动,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多为本镇本区游客自娱自乐,还十分缺乏对全区乃至重庆主城和周边区县的影响力,也缺乏通过节会活动对休闲农业基地及其产品的推介带动机制。三是休闲农业宣传营销主要依靠各经营主体单兵作战,营销渠道单一,缺乏统一包装、宣传,呈现出一种“小而散”的自由发展态势,没能充分运用已有的宣传渠道和资金统一对外宣传,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 游客在定青茶园采茶

三、对策建议

(一)理清发展思路,统筹推动休闲农业科学发展

1.合理定位。一是充分利用黑山谷和奥陶纪等景区影响力、黑山至九锅箐沿线避暑游客资源、渝黔高速复线带动力,以重庆主城、渝南黔北区县、区内三个区域游客为乡村旅游主要客源,高标准、高密度、多类型、特色化建设休闲农业基地,将万盛打造成为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先行区。二是将休闲农业发展作为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休闲农业基地建设及其配套旅游服务、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纳入农业农村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旅游、商务、交通、乡镇等的“十四五”规划,优先给予支持和建设。

2.理清思路。一是按照成熟基地提档升级、雏形基地发展壮大、规划项目招商引资的思路,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培育100个休闲农业基地,精心打造20个示范基地。二是按照结合实际、发展特色、挖掘潜能的思路,合理布局休闲农业基地,原则上每个镇建设休闲农业基地不少于10个,示范基地2~3个,鼓励条件好的镇多建设。三是注重通过休闲农业基地带动周边农户从事该产业或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逐步推动该区域培育打造“一村一品”,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接待服务,完善产业链。四是按照“一线四季可游,一游皆是特色”的思路,以乡村旅游景点、休闲农业基地为主,涵括旅游接待服务、地区特色文化等内容,包装策划10条乡村旅游线路向社会推介,设计和打造万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品牌,不断提升其形象和影响力。

(二)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

1.提升经营理念。一是由区农林局牵头,定期组织区内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到市内外优秀休闲农业基地和地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拓展视野和思维,提升经营理念。二是各镇要加强宣传引导,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引导纯农业生产基地向休闲农业基地转变,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或周边其他经营主体开展乡村旅游接待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微田园、微组团。

2.提振生产水平。一是组织经营主体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联系与沟通,建立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市场前景好的农业品种信息库,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二是支持鼓励经营主体加强智能化、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投入和应用,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坚持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和基地吸引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三是鼓励经营主体加强基地内游步道、休闲体验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靓化基地及周边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感。

3.提高营销能力。一是持续提高“三湖一村一岗”等乡村旅游核心景区景点的经营水平,为万盛乡村旅游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游客,同时要探索机制建设,与休闲农业基地产生联动效应。二是统筹用好资金,鼓励支持各镇围绕休闲农业举办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向社会推介休闲农业基地,助力经营主体开展营销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宣传渠道和资金,通过网站、微信、抖音、幸福万盛App、电视节目、公交车车身及站牌广告、户外LED显示屏幕等,向社会大力推介万盛休闲农业基地和乡村旅游线路。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农林局 崔玉英

《农家科技》(2021年07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