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两江新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罗蔺
两江新区作为我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近年来,两江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扣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两大”定位、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高两区”目标,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全域GDP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
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我们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持续提升果园港、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悦来国际会展城等开放平台能级,积极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果园港获批成为西部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实现水运口岸开放。两路寸滩综保区在全国12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中综合排名第7位。悦来国际会展城每年举办国际性重大会展活动100多场。世界500强企业占全市超过1/2。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打造重庆智慧之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智慧是两江的别样风景。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号工程”,坚定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悦来智慧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三大科创平台,突出产业创新、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集聚科技型企业2752家、高新技术企业506家、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达到342个,今年又集中签约30余个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投资额达925亿元。两江协同创新区从无到有,集聚大学大院大所逐年攀升,达到35家;礼嘉智慧公园一炮打响,成为国内外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的经典案例;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达5600家,智慧之城已成为新区新名片。
以高端产业为支撑,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产业是两江新区的优势和基础,是立区之本。我们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重大产业平台旗舰作用,加快做大做强汽车、电子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发展金融、物流、服务贸易、商贸文旅、会展等服务业,“四梁八柱”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百亿级龙头企业达10家,规上工业企业达327家,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均达到50%以上。汽车产业进军高端化智能化,长安AB品牌、吉利高端新能源汽车等延链强链项目成功落户,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分别占全市55%、60%以上,获批成为全国第四个、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京东方跨入全球高端显示屏第一方阵,翊宝成为苹果在全球最大的可穿戴产品生产基地。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寸滩片区、金山片区、礼嘉悦来片区、龙盛片区等重点城市组团加快建设。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到52%、普惠率达84.6%,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区文化室建成率达到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超330天。建成区绿地率32%、绿化覆盖率42%,公园数量和密度处于西部前列,“百园之城”魅力彰显。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