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高新区 瞄准四大突破口 全面提升“高新民政”认可度美誉度

2021-07-09 10:03:18  来源:重庆日报

手机在手便可以随时咨询随时约、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10分钟搞定、“一业一证”审批营业执照只需2个工作日、医养结合科学养老让银发族安享晚年、社会救助兜底有力精准有爱帮扶困难群众……自2020年1月1日全面独立运转以来,重庆高新区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按照强弱项、补短板、提质量、保稳定的要求,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基”职能定位,以社会治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为突破口,带动民政工作全面提升,全力推进重庆高新区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实惠。

未来,重庆高新区将用5年时间建成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格局,促进“高新民政”认可度、美誉度全面提升。

婚姻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实现从无到有

“之前高新区没有婚姻登记处,我们同事结婚都要跑到沙坪坝或九龙坡区去登记,现在只需要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而且更加人性化,设计更合理!”一对刚刚完成结婚登记的新人从婚姻登记员手中接过红彤彤的结婚证感叹不已,“我们本来准备了一上午时间过来登记的,真没想到通过微信预约、窗口留位,到现场不用排队,从递上资料到拿到结婚证,只用了10分钟……这里还有免费的照相和婚检真是太方便了!”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如此便捷的婚姻登记服务让人很难相信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只是个刚刚运营4个月的“新手”。

2020年1月1日,重庆高新区正式对直管园实行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为方便辖区群众就近办理婚姻登记业务,特向市局申请设立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机关,为辖区市民提供全新、全面的婚姻登记服务。

“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于今年2月19日正式启用,高新区老百姓可以在此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收养登记等服务。现场设计也非常先进、人性化。婚姻登记处具体分为登记区、等候区、填表区、中西式风格颁证厅、婚姻家庭辅导室等具体功能模块。”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介绍说,“中西式风格颁证厅配置了化妆间、等候区和亲友观礼席,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风格的颁证厅。中式颁证厅以红色为主色调,主背景采用了中式风格的装饰纹样,寓意祥和与永久。西式颁证厅采用了西方教堂的空间造型,新人们携手穿越圣洁的鲜花步道登上宣誓台,浪漫又不失庄重。”

重庆高新区婚姻登记处一直把便民利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简化办理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服务细节,截至6月底已办理结婚登记939对、离婚登记326对,补办结婚证261对,补办离婚证22个,申请离婚698次,收到电话、信件感谢10多次,实现了婚姻登记、婚检、婚姻辅导等6个事项“一站式”免费办理,构建了便民、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

一业一证

“一业一证”改革经验获全市推广

“过去开办一家培训学校,没有一两个月根本跑不下来,现在我们只需要登录‘渝快办’服务平台,实名认证后填一套申请材料,一次申报、线上提交申请,几天就能挂牌营业了!”2020年10月13日,重庆高新区贝思特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刘文正收到了一张“特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成为“一业一证”全程电子化改革红利的第一个受益者。证书上比以前的版本多了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链接查询实时许可信息和经营状态,做到“一码覆盖、一证通行”,实现“拿证即开业”。

“磨破嘴、跑断腿”,一直以来,办证程序繁琐、审批制度复杂、办事流程多都是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难痛点。

“一张网、一件事、一次办、一秒审、一张证、一帽管”。2020年9月,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与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联合在民办非企业领域探索“一业一证”模式,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减少重复材料提交,压缩事项办理时间,将办理民办非企业职业培训学校申请材料从两大类3张申请表18个材料要件减少为1张申请表9个材料要件,办理时间从170个工作日减少到2个工作日,实现“一窗受理、一链办理、并联审批、只发一证”,大大缩短了企业从“准入”到“准营”的时间,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办证的群众直呼像网购一样便利。

这一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做法被市政府推荐在全市推广。

据介绍,预计2021年底前,79个行业将实现“一证通”及“自主申报、智能审批、自主打证”的“一业一证”智能审批新模式。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还将全面推进“一业一证”“一照通”,让全行业都能实现“一证准入”,深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做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幸福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获市民点赞

“这里不仅有康复理疗室、餐厅、小花园、阅读室,还有医师、管家、护士等各种专业人员在身旁精心护理……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套齐全、干净整洁。”重师退休的胡教授曾为了找到合适的养老地,跑过许多养老服务机构,最终在离家不远的香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找到了安心之选。

“我们中心刚刚完成提档升级改造,前身是2016年开业的好德养老服务中心。这是一所集保健、医疗、康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医疗安全保障型养老机构。”香炉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原来我们是准备关门的企业,因重庆高新区出台了《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及运营养老服务设施办法》让我们有了机遇。同时,高新区有不少的高端人才,之前满足他们需求的高品质养老机构并不多,如今通过‘民办公助’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解决了高端人才养老的后顾之忧。”

新近进行提档升级的还有西永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其前身为西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部。近年来,为实现服务重心由托老向医养结合服务的转变,该部开始尝试提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措并举,为老人提供优质的医养环境。

除了西永、香炉山两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外,重庆高新区将在今明两年规划建设8个养老服务中心、10个养老服务站、8个村级互助点,采用“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运营,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有效破解养老难题。

目前,重庆高新区正通过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医院内设养老服务中心、老人签约家庭医生等方式,提升医养结合水平。力争到2022年,基本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心、放心、舒心的养老服务。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通过科学制定养老规划、科学布局养老设施、加强科学养老研究、倡导科学养老理念、提供科学养老服务,稳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适老化设施改造、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服务监管、人才培训“六个全覆盖”,突出高端化、国际化、智慧化、品质化,全力推动全区养老服务发展出彩,切实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添彩。

社会救助

困难群众生计有保障、生存有尊严、生活有期盼

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的小华(化名)是一位事实无人抚养的智残儿童,不过和以前相比,她的表现如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能够简单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还学会了不少字。

小华的进步得益于政府的关爱和社会爱心的汇集。在镇社事办的帮助和奔走下,她如今每个月都能收到来自政府、爱心组织、爱心人士的三笔固定收入,并进入南岸区向日葵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生活学习。镇里还专门为其建立了“爱心妈妈”群,关助她的成长情况。

能快速准确锁定小华为救助对象,是重庆高新区民政部门建设一体化救助平台的成果。

救助政策、救助申请、救助热线、救助动态、流浪救助……打开“重庆高新区社会救助”救助信息系统,一个个栏目分类为困难群众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救助帮扶服务,以更便捷的方式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对各救助部门共享平台数据,以大数据为依托精准筛选救助对象,制定合适的困难群众帮扶力度,助推教育帮扶、就业救助、爱心帮扶等一系列救助项目得以精准实施。

为能兜准底、兜好底、兜住底,切实让困难群众生计有保障、生存有尊严、生活有期盼,重庆高新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标准,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全面下放镇街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全面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等临时救助规定,发挥临时救助应急兜底作用。

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综合监管,印发《困难群众救助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使用流程,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确保资金科学合理使用、安全高效运转。

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2020年至今发放社会救助金3952.6万元。重庆高新区多措并举,竭力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链接>>>

全面建立退役军人保障服务体系 为退役军人服好务

去年是重庆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元年”。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着力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基础、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作用,进一步树牢“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理念,更好地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为退役军人服好务。

就业,是退役士兵融入社会的主要途径。重庆高新区结合退役士兵就业意向,举办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班,提高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和自主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对接优质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大力推进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完成申请受理、对象审核、确认、补缴等工作。统筹完善社保接续政策制度,组织协调落实新增退役军人社会保险等待遇保障工作。主动与辖区内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系,登记退役军人创办企业292家,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做好保障。

对优抚对象进行了清查摸底,确保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适时建立优抚对象年度注册制度和冒领待遇追偿追责机制,稳步推进优待证制发工作。全面开展参战参试军队退役人员身份认定核查。推动建立优抚量化标准体系,完善了保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

全区严格按照“全覆盖”和“五有”要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区、街镇、村(社)三级“全覆盖”,已经建立区级机构1个、街镇级机构10个、村(社区)级机构95个,已配备人员131人,落实“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要求。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逐步完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辐射周边,服务站从“有”到“优”的过程。全面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建立了常态化学习机制,制定学习计划,灵活采取线上线下互补、集体个人结合的方式,提高学习实效,形成乐学善学的良好风气。

刘森 夏勇 图片由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提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