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握紧驻村工作“接力棒”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2021-07-06 08:52:25  来源:重庆日报

“我们打算结合桥头村现有的一家民宿,打造研学旅游线路,种上蔬菜、花卉,布置一些景观设施,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我建议布置的景观设施要与城市周边的景点区别开,可以结合石柱本地文化,突出土家族特色。”

……

6月16日,一场“头脑风暴”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政府上演。这是驻乡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和当地干部们讨论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自5月20日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式入驻桥头镇以来,这种思想碰撞一直没有停歇。

帮助完善乡村振兴规划

桥头镇地处石柱县划定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也是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工作队入驻后,用近两周时间,跑遍了全镇所有村社,摸清了“家底”——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大寨坎土司遗址……桥头镇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让队员们眼前一亮。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工作队队长江波介绍,通过翻阅桥头乡志,大家发现桥头镇建于南唐,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兵寨文化、巴盐古道文化、塔文化等,底蕴十分深厚。“加上近年来当地已发展万亩脆红李、1700亩翠冠梨等水果,产业也有一定基础,正适合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队员们的判断与石柱已编制的桥头镇乡村振兴规划不谋而合。工作队结合已掌握的情况,两次与石柱县领导及职能部门研讨至深夜。工作队还多次参加镇党委专题会议,与当地干部反复研究,对规划提出了不少修改和完善意见。

“他们的到来,拓展了大家的思路,提出的建议都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桥头镇党委副书记唐剑表示。

增强村民民宿发展信心

根据规划,桥头镇被定位为“千年桥头 水韵果乡”,将划分为湿地康养、综合服务、耕读田园3个组团,发展全域旅游。

在位于耕读田园组团的桥头村,有一家名为冇名堂的民宿,业主刘书琴正准备打造民宿周边景观。2018年,在杭州发展民宿的村民刘书琴返回家乡,建起了这家民宿。她原本的想法是走研学路线,但实际运营中,却发现县内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多,且找不到县外资源,所以后续项目一直没有实施。

计划搁置了两年多,刘书琴为啥突然行动了起来?她笑称:“驻村工作队的到来给了我信心,他们说能给我带来研学的客源。”

客源由来自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力提供。得知刘书琴的困难后,张力想到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每年开展的“重报小记者”活动,决定等项目完善后,将冇名堂作为活动的实践基地之一。

张力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将该民宿沿途22家农户的闲置空房利用起来,既能提升接待能力,又能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

助力李子产业提档升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来自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的野鹤村第一书记邱克斌将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帮助当地脆红李产业提档升级上。

脆红李是桥头镇的支柱产业,面积共1万亩。其中,野鹤村的面积达到4500亩,但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李子品质不太理想。即便部分有实力的业主已打造了绿色食品认证基地,但由于包装打造、市场渠道等方面的欠缺,好东西仍卖不起价钱。

邱克斌说,从自身专业出发,他已于近期启动了石柱县李子种植标准的编制。“我计划建立一整套从育苗到采摘的技术规范以及果品分等分级标准,加快产业提档升级。”

接下来,工作队将继续与桥头镇村干部一道,对乡村振兴规划作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同时,充分发挥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优势,选取桥头镇部分乡村振兴项目作为帮扶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典型。此外,工作队还将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回头看”工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原标题:

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石柱桥头镇工作队:握紧驻村工作“接力棒”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