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㊹ |“一二九”爱国运动时,重庆大学生发出这样的呐喊

2021-05-20 10:16:59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本期主讲人:

冯雪霞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硕士

核心摘要:

1935年,日军加紧对中国华北的侵略,先后签订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使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丧失殆尽。接着,日本方面又在河北东部地区煽动“叛乱”,要求“自治”……

山河破碎,家国分离,北平的学生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爱国运动。为声援“一二九”运动,重庆大学的师生组织了全市30多所大中学校,于12月24日成立了重庆学生救国联合会,并在《新蜀报》上发表了这篇宣言。

这是在外辱内患的时代,重庆的大学生们发出的呐喊、做出的行动!

原文:

联络青年学生共同从事救国运动

(1935年12月25日)

重庆大学学生

全川青年男女同学,国难日急,匪祸未已,吾青年耳闻同胞惨遭蹂躏,目睹国家横受压迫,更皆受物质上精神上种种之痛苦久矣。吾人痛定思痛,所怀唯一之希望,则为举国同心,上下一志,以埋头致力于救亡图存的工作。救亡图存之基本条件,为保持我国家行政之统一与领土完整,是故凡图破坏我行政领土之统一与完整者,吾人皆应誓死反对,而视为全国国民不共戴天之仇。乃者,殷逆汝耕在冀东宣布自治,冀察两省似有与中央脱离之关系势,此实甘为帝国主义作伥与我国救亡图存意旨的莫大之威胁。北平同学为此愤慨非常,爰发起救国运动,极力反对,凡我国民无不表示同情。吾青年学生尤当同声响应,予以有力之援助,良以吾青年学生为民族复兴主力。值此存亡关头,其于援助政府,领导民众,自责无旁贷也。

吾青年学生今日所当努力自行者三:(一)联络青年学生共同从事救国运动。(二)充实自身力量,以坚定政府之自信与决心,而作和平不能维持之准备。(三)唤起民众。

吾青年学生今日所应要求于政府者亦三:(一)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任何部分领土及行政权。(二)保护学生救国运动。(三)严惩汉奸及卖国贼。

国事如此,吾四川青年学生不能长此沉默矣。连日报载北平同学向政府请愿并游行示威,虽经当地军警压迫,仍能再接再励;他如京津沪汉同学,或冒寒示威,或漏夜请愿。

其悲壮热烈之情绪,皆足以使人感动泣下,吾四川青年学生乎,速起、速起。

资料来源:《新蜀报》,(1935年12月25日),引自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1985年版,第22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