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林下参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2021-04-25 14:42:17  来源:《农家科技》  作者:由美娜

人参属五加科,又名棒槌,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东北三宝之一。人参具有较高药用价值,能够强身补气、美容、益智安神。在我国人参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由于野山参生长缓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各地大力发展林下参。

林下参,又名籽海山参,是通过人工将种子撒播在20年以上的乔木阔叶混交林中,让种子自然生长,没有人为干预,其药用价值可与野山参媲美。种子播下后,通过混交林遮挡强光,又能保持林中温度,可加快林下参生长速度。目前由于野山参的过度采挖和一些林下经济政策的实施,给林下参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笔者以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林下参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生产实际对林下参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促进林下参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抚顺林下参发展现状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处抚顺市东部,坐标为北纬41°14′10″至41°58′50″,东经124°15′56″至125°27′46″之间,属于北温带季节性大陆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在全年无霜期在150天左右。该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为林下参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2010年,抚顺林下参被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由此带动了地方林下参的规模化种植发展。截至2018年底,新宾满族自治县林下下渗种植面积约7.3万公顷,年产值2000多万元,拥有20多家林下参专业种植合作社,带动6000多人就业,是当地乡镇主要的经济来源。

二、林下参病虫及鼠害防治

1.林下参病害防治技术。林下参的生长环境与野生环境类似,林间很少能有阳光的直射,温度偏低、昼夜温差范围小,因此较少有病害发生,一般病害包括锈腐病、红皮病、立枯病、烧须病等。

①锈腐病。该病是在林下参根部发生的一类主要病害,可产生较重的损失,发病率一般在30%~40%,有的发病严重的区域可超过60%,甚至高达100%,对林下参的生产影响很大。防治上,可在播种前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适合的种衣剂类型有适乐时5~20倍液等;移栽的苗要求没有损伤、未发生病虫害,移栽前对参苗进行浸泡1小时处理,药剂包括45%~55%速克灵500倍液、45%~55%多菌灵500倍液等,也可对准参苗进行喷洒;一旦栽植后发现有病株,要及时将其拔除干净,并对附近区域进行消毒;林下参种植忌积水、过于干旱,要及时做好排灌防旱工作,确保土壤含水量适度。

②红皮病。该病是因为土壤中积累了过多的锰、铁等金属元素,在土壤通透性不佳的情况下大量进入到林下参体内,导致根系表皮的颜色加深成红褐色或者黄褐色。防治上,尽量在有较好排灌条件、地势高燥处栽植林下参,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③烧须病。该病属于林下参栽植中的一类生理性病害,由于根系被吸收而导致植株枯萎死亡的情况。林下参发生烧须病后生长受到很大影响,降低了植株的抵抗能力,易诱发其他病害的发生,如锈腐病。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土壤中水分缺乏,可做好水分的科学管理,确保土壤中水分含量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④立枯病。该病是林下参栽植中一类主要病害,对林下参栽植保苗率影响很大。林下参栽植1~4年容易发生立枯病。防治方面,要对林下参栽植的环境条件进行改善,包括提高土壤的温度、适当降低土壤湿度,为林下参苗的健壮生长提供条件,促使其抗病能力增强;播种前选择合适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也可进行拌种处理;一旦林间出现发病植株,要及时将其清除干净,并做好消毒处理,可选择生石灰等,也可用70%~72%的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与95%以上的恶苗灵3000倍液对病区进行浇灌,对病害蔓延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2.林下参虫害防治技术。林下参生产中易发的害虫包括地下害虫、地上害虫,地下害虫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上害虫包括草地螟等。其中发生最为广泛的虫害即为金针虫,发生虫害后,严重的情况下参苗发生枯萎倒伏、最后死亡。防治上,可采用人工捕杀、设防虫带、灯光诱杀、药剂浇灌、毒饵诱杀等方式。林下参种植区域周围将杂草清除干净作为防虫带,对害虫进入到林区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防虫带上喷洒2%~3%功夫1200倍液、45%~50%新一生800倍液等药剂,可起到阻杀的作用。有些害虫对灯光、糖醋等物质等表现处较强的趋向性,可在林间悬挂黑光灯或者放置糖醋等混合而成的液体进行诱杀。有的林间虫口密度大,可选择6%左右的辛硫磷800倍液等对准地面进行浇灌毒杀。毒饵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为:提前将麦麸炒香,与90%敌百虫按照100∶1的比例拌合均匀撒在林间。

3.林下参鼠害防治技术。辽东山区林下参栽植中经常会发生鼠害,常见的有鼢鼠、花鼠和田鼠,其中以鼢鼠和花鼠为害最为严重。鼢鼠日常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地下根茎、地上嫩芽等,且通过打洞等影响到林地土层,对人参地下根有较大的危害,辽东地区每年的4—5月和8—9月处于活动频繁期,对林下参的高产极为不利。防治上,可在鼢鼠出没频繁的位置放置地箭,如果鼢鼠活动时碰到了埋设的地箭即被杀死;还可以于每年的4—5月在鼢鼠经常活动的区域放置提前配置好的毒饵予以诱杀。花鼠,也被称为花黎棒等,主要对人参果实、茎叶产生为害,对人参的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极为不利。防治上可利用花鼠的习性——晒太阳,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包括在频繁活动的区域安装捕鼠夹捕杀等,还可以制作毒饵放置在林间花鼠频繁活动的区域。第一次撒药在播种前进行,先对林间进行清理,再撒上毒饵,之后的几年结合林间鼠害的发生情况适当撒施毒饵。需要注意的是,毒饵投放后应及时检查,以适时处理死鼠,避免导致人畜伤亡。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