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华川社区的巴蜀桑梓情

2021-04-04 13:58:58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曹继选

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华川社区,和许许多多社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籍贯特殊,系“客籍”。在半个多世纪前,原国营华川机械厂从外省迁到原重庆市合川县盐井区。虽然是从外省迁过来,但是华川厂的工人们在生活上和当地人却水乳交融。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国营华川机械厂根据发展的要求,搬迁到成都,厂里的退休职工和职工家属安置在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后来,在安置他们的地块楼栋设立了华川社区。

华川社区

今年阳春三月,记者应邀到成都市龙泉驿区参加一个公益慈善活动。活动结束后,记者对华川社区开始了两天的连续采访。

在华川社区,记者看到一派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幸福景象。社区建有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活动室、法律之家、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特别是活动室的健身房内有多种健身设施,十余个老人在认认真真地甩手、踢腿、弯腰……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优美的乐曲旋律在宽广的体育场回响,只见十多名60岁左右的老人,手拿各色扇子随着乐曲声一会跳一会停,在编排练习扇子舞。记者上前了解,原来她们是在为2021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作准备。

记者遇见在凉亭内拉家常的李婆婆,她是原华川厂601车间的,今年88岁,退休几十年,身体健康,唯一遗憾的是老伴前两年离世。李阿姨告诉记者,我们老有所乐,退休收入和生活都有保障。“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李婆婆的这句话把旁边的两位老人家都逗乐了。

凉亭闲聊的婆婆们

一位年近80岁的郝婆婆,精神矍铄,她满脸幸福地跟记者说道,当年她从华川厂701车间退休后,一直与女儿分开居住。虽然现在年龄大了,但仍能自力更生,生活也能自理,早餐自己解决,中晚餐在女儿家搭伙。此外,社区还专门设有康养点,方便社区群众居家养老,这些让她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期间,记者还采访了老家在原重庆市合川县大庙村的曹均洪师傅。早年华川厂职工送他了一个外号——“修表匠”。原来,曹均洪一直在老华川厂为厂里职工家属和附近大庙村等群众服务,主要就是修表、配钥匙、换锁等小生意。算起来,曹师傅为新老华川人服务了几十年,他工作细心、态度好、活路弄得很巴适,受到了不少华川人的称赞和认可。曹均洪师傅说道,他为华川厂服务两代人了,他跟华川厂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两年他在华川社区斜对面,先后租下4个门面,新增销售维修通讯器材手机等产品业务,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后,儿子儿媳也跟着一起干,现在三代同堂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修表匠曹均洪

记者站在华川社区大门外,在阳光下和煦的春风徐徐吹来,华川社区幸福生活定格在画面中…….

(本网记者 曹继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