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江津区:种粮之“道”越走越宽

2021-01-25 11:18:01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

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格子是“小改大、坡改平”的方块田;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线条是自流灌溉的沟渠;一条条横平竖直的白色丝带是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日前,笔者来到江津区黄庄乡村振兴示范片35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看到了一派喜人的现代农业风光。田间配套的病虫害自动监测、气象自动监测、土壤温湿度自动,农用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在江津区不止于此。近年来,江津区按照“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七化”建设要求,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规范项目管理,不断创新机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自“十二五”以来江津区累计投入77951.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6.45万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3亿斤,预计到2020年末,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将近70万亩。

▲ 图为江津区永兴镇黄庄高粱种植基地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七化”整治劲增良田

秋阳高照,石蟆镇登云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只见整齐干净的水泥路从田间地头延伸到各个村庄,数百亩连片耕地“田成方、道相连、渠成网”。

“过去这些地方要么道路不平,水利失修;要么地块分散,凌乱不齐;要么高低不平,地类交叉。”登云村书记费信开不无感慨地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零散碎片化的“巴掌田”,变成集中连片的“大块田”,新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配备蓄水池、田间道路等基本设施建设,通过水、田、土、林、路的综合治理,实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一步发挥了集中连片的规模效益。

近年来,江津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选择上围绕“米袋子、菜篮子”建设,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规划建设区域原则上在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并优先选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的基本农田,协调水利、原国土等部门,统筹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将20个重点产粮镇街的80个村居,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建设区域,按照“七化”要求集中连片整治农田,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对连片整治农田面积达300亩以上的,单个项目奖励30~100万元;新建准公益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按50%~70%进行补助;新建节水灌溉工程的,按500~700元/亩进行补助,有效地促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后在石蟆镇、李市镇、永兴镇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石蟆镇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亩!成功打造区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园。”石蟆镇分管农业副镇长杨俊兴奋地告诉记者。据悉,目前,全镇水田机耕面积达到6.5万亩,机收面积6.4万亩,机插面积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总产量可达6万余吨。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比建设前亩增产量60千克以上,每年可新增粮食总产量45万千克,按2.8元/千克单价计算,每年可新增产值112万元,为粮油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项目区农户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江津区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还重点落实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和科技示范五类措施,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使得耕地地力以每年0.1个百分点持续提升。2018年江津区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46级,比2017年提升了0.16个等级,为全区粮食稳产增效提供了基础保障。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抗逆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江津区粮食生产在现有基础上稳产高产,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越扛越稳、越扛越牢。

▲ 图为江津区江小白高粱基地,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高效种粮别有天地

“高粱是江津近年发展最快的农业产业!”江津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世英说,该区2019年规模化种植高粱为5000亩,今年则已达到2.5万亩。

据了解,江津已有500多年的酿酒历史,高粱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材料,曾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有着十分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因该区过去种植的都是本地高粱品种,并受地形地力等因素限制,亩产只有100多千克,经济效益低下。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江津高粱产业能进入快车道,主要是因为推广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这种模式让当地龙头企业江记酒庄和农民合作社、农民结合成为紧密合作的利益联结体,大幅提高了高粱种植加工技术和种植效益。

“这种模式的推广得力于江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力推进。”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俊峰告诉记者。

江津以缓坡和梯田为主,加上过去种植的本地高粱品种有两米高,难以实现机械化收割。江记酒庄以高标准农业建设项目为依托,争取政府对高粱种植基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将原本高低不平、分散零碎的地块整理改造成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耕作、播种、管护、收获的高标准农田,为全程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与重庆市农科院和四川省农科院等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成株高1.2至1.5米高、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质新品种,将高粱亩均产量由过去的不到300斤提到了700余斤。

高标准农田建设,配以良种良法现代化种植技术,达到宜机化的生产条件使得高粱就地实现机械化收割、脱粒,7小时就能打包入库。一台收割机一天可收割50亩,相当于50个人工收割的成果。亩均成本由过去的300多元降到现在的30元不到。

今年58岁的当地农户陈其军称,他早年在外打工,近两年回到家乡,发现按照传统的散户种植没有出路,散户种植高粱,亩产300多斤,除去成本,利润太低。“现在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每亩可收700元左右的租金,去基地做农活还可以拿每天75元的工资,我现在一年收入不仅不愁吃穿,还有结余,更不用担心风险。”陈其军如是说。

根据规划,江津高粱辐射种植面积将在未来五年达到10万亩,助推全区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 图为江津区优质油菜种植基地 (江津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

种粮之道越走越宽

永兴镇黄庄村地处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的粮油科技示范园,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打造成为全国粮油示范基地。每年春季随着油菜花期到来,该村就会自然形成一个遍地金黄的油菜花景区,颇为壮观。

“油菜花花期只有20来天,去年菜花节期间黄庄村农家乐营业额约200万元”永兴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永兴镇引进江记酒庄,在村里流转了1000亩土地,本是用于种高粱和酿造“江小白”,但利用高粱种植期与油菜种植期错开的时序,打造成了油菜花海,成为当地新增的乡村旅游风景。

油菜花与高粱是轮种的作物,游客们春天在江津本地可以欣赏油菜花海之美。秋季高粱收获期,成熟的红皮糯高粱为酿酒提供了高质量的本地原料,确保了江记酒庄产品品质及原料的稳定供应。江记农庄正以高粱种植、油菜花种植、果蔬种植、家禽养殖等为主,打造一个集观光、体验、采摘、休闲于一体的乡村大观园。

“一亩高粱产量700多斤,按市场价2.5元/斤算,每亩地有1800元左右收入,油菜籽的收入也大约能达到2000元每亩,收入大大提高。”忙着收割高粱的村民邱显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很大,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大部分农户家里都买了车,我和妻子这几年在产业园打工挣钱,为家里添置了空调、冰箱等电器设备,生活条件改善了,日子就像那漫天遍野的红高粱,越过越红火。”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采取“油菜+高粱”轮种模式,黄庄走出了‘春看菜花、夏收菜籽、秋收高粱、冬酿美酒’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通过农旅融合,预计三年内黄庄片区可吸引约50万游客观光,能带动周边200公里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同时,也能为当地群众拓宽民宿、餐饮、土特产售卖等致富途径。

“未来,江津将以粮油产业为核心,建设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助推全区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特色粮油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张世英表示。

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记者 刘早生 特约通讯员 梅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