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江津:特色之路兴乡村

2021-01-19 15:27:07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

远望,青山如黛,江平岸阔;近观,田园村舍,绿韵流淌。

近年来,江津区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区”“全国乡村治理建设试点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粮食生产稳步推进,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农民收入翻倍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石蟆镇六贡村下桥院落。

精准施策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

一直以来,江津区坚持精准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尽锐出战、全力攻坚,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共赴小康新生活。

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零辍学”;贫困群众区内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慢病和重特大疾病门诊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20%以内;完成贫困群众危房改造20330户;贫困村集中供水率达84%,贫困户供水入户率达100%,贫困户集中供水率达93%。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全面解决。

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大力培育花椒、水果和畜禽等扶贫主导产业,贫困村“一村一品”格局形成,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5791户19524人收入稳定增长。

着力推进就业扶贫。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为保障椒农利益,江津区引导农业企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参与,在全国首创“花椒银行”,通过统“收”、代“工”、随“储”、包“贷”、稳“本”等系列措施,实现花椒淡储旺销保值增值,增加椒农收入,提升带贫成效,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1796个,通过“四个一批”实现11826个贫困劳动力就业。现行标准下9412户29654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442元。

油溪镇大坡村全貌。

接二连三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江津区坚持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抓手,先后荣获“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中国生态硒城”“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

做精“一产”。构建起“8+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累计培育市级及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0个,其中国家级5个,居全市前列。先锋镇、吴滩镇先后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是全市唯一有两个产业强镇的区县。江津花椒荣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标志,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价值达到59.35亿元。举办两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打造以“一江津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统揽的“1+8+N”品牌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富硒产品认证,累计认证富硒产品199个,发展有机产品36个,其中有机蔬菜19个,是全市唯一一个获得有机蔬菜认证的区县。

做大“二产”。围绕“一桶健康油”“一篮富硒菜”“一包调味品”“一瓶文化酒”“一张生态纸”等,高质量打造百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消费品工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2020年,江津区申报创建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219.85亿元。

做强“三产”。西湖镇河坝社区迎宾街益农信息社入选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百家案例”。现代农业园区、吴滩特色蔬菜园、白沙工业园成功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硒羊羊”星创天地成为江津区首个市级农业星创天地。鹏鼎大坡观赏园基地、笋河水乡休闲垂钓基地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62.2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8.55亿元。

香草村淳朴民风文化宜心

循序渐进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江津区围绕农村水路电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四好农村路”互联互通。累计建成农村公路1220公里,入户便道1838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均达10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建成雨仙湖水库、大碑湖水库,加快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福寿岩水库和鹅公水库等重大饮水工程建设进度,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1.8%。切实提升农村用电保障水平。“十三五”期间,新建10千伏线路50条,整治重过载和低电压台区710个、电缆通道53条,改造农村台区460个,切实改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加快建设信息乡村。光纤覆盖率、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累计完成5G基站建设1749个,建成5G通信机房27个。建成“互联网村”11个,江小白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已完成55%的建设内容。

综合集成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江津区被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重庆西部片区”试验区,这离不开其坚持改革集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经营制度、农村“三变”改革等,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清理农村集体资产78亿元,确定成员227万人,登记赋码村、组级集体经济组织2085个,“三变”改革稳步扩面到9个试点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6786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1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铁祠堂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江津区成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试点。

内培外引 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用好在乡、返乡和入乡人才,强化人才支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培育在乡人才。围绕农村实用技术、非遗传承等,2020年培育高素质农民900名,培育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480名。回引返乡人才。2020年回引农民工返乡人才387名,其中22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551人。持续实施“津鹰”人才引进计划,动态完善本土人才库1238人,常态化保持每村至少1名本土人才在村挂职。引导入乡人才。累计选聘农村科技特派员227名(其中认定为市科技特派员23名)。2020年累计为乡镇事业单位招聘人员285人,定向培养全科医生3名、小学全科及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51名。

内外兼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江津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持续推进“6+3”重点任务。累计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8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64%。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20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累计完成36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81%。2020年回收废弃农膜及肥料包装物432.74吨。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村庄清洁“春、夏、秋、冬”战役和“三级打擂”比武活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创建市级“宜居村庄”62个,江津区最美宜居村庄掠影入选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短视频优秀作品奖。创新开展示范整治。整合资金1亿元,在“2+3+10”试验示范区域开展示范院落整治。完成示范院落整治113个、“美丽院落”60个、“美丽家园”100个,鹤山坪、鲁能、黄庄等片区示范整治加快推进。

固本强基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2019年12月6日,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组部等6部委批复,江津区被纳入全国115个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一年来,江津区聚焦党建引领力、自治约束力、法治影响力、德治感染力等“四力提升”,实现治理有根、有方、有度、有魂“四有”善治。部分镇村乡村善治雏形初显,如先锋镇香草村创新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切实提高党建引领力;慈云镇围绕培育“移民文化”“两榜三会”“田园讲堂”“和事佬评理堂”四个重点,加强德治建设;白沙镇恒河村以“五和”聚合力促善治,其“五和”家园探索实践入选全市“百城千县万村”优秀调研报告;先锋镇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永兴镇黄庄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油溪镇大坡村入选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石门镇金龙村、李市镇沙埂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珞璜合解原创村歌斩获全国村歌大赛一等奖。

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记者 胡霜玉 图/江津区农业农村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