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苏家奎、周於强
花椒是江津区农业支柱产业,全区现有种植面积56万亩,投产面积38万亩,鲜花椒产量30万吨左右,产值32亿元左右,约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4,最高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种植面积与陕西韩城(55万亩)相当,是全国综合管理技术最独特、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中国花椒之乡”。据现有数据分析,2018年全国花椒主要产区栽种面积共1782.4万亩,年产干椒42.2万吨。其中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等省市栽种面积达1037.9万亩,年产27万吨,分别占全国58.2%和64%;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两省,栽种面积达679.3万亩,年产12.2万吨,分别占全国38.1%和28.9%;红青花椒占比约2:3,随着结果枝回缩技术在全国红花椒和青花椒生产的推广,产生的枝杆、椒叶等副产物越来越多,副产物的研究和利用亟待加强。
一、花椒副产物利用现状
花椒副产物指花椒生产过程中除干花椒皮外,所能产生的花椒籽、籽仁、嫩芽、枝杆、叶片、根以及生产干花椒和保鲜花椒过程中挥发出的精油、粉尘等可利用资源。随着花椒主枝回缩修剪综合科学管理技术的全面应用,产生的枝条、叶片等副产物更多,花椒主要应用于干花椒皮、保鲜花椒和花椒油,而能达到甚至超过花椒产值的种籽、嫩芽、枝条、根、叶等大量副产物还基本处于未利用状态,大部分被堆弃于田间地头或被焚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据江津区石蟆镇花椒种植基地现场采收称量测算:每产出1公斤鲜花椒,可产生1公斤枝杆、0.5公斤鲜叶、0.2公斤种籽和0.5公斤嫩芽(含生长期抹除、疏剪、摘心)。 折合全区30万吨鲜花椒的产量,可产出30万吨花椒枝杆、15万吨花椒鲜叶、5万吨干花椒种籽、15万吨花椒嫩芽和280吨花椒精油(行内称花椒提取物)。按当前花椒副产品原材料最低收购价格:鲜花椒枝杆200元/吨、干花椒叶粉4000元/吨、干花椒种籽400元/吨、花椒嫩芽1万元/吨、花椒精油40万元/吨计算,全区每年花椒副产物原材料销售可达17亿元,加上深加工增值部分,每年花椒副产品综合产值可超过30亿元,增加税收3亿元以上。
据文献记载:花椒及副产物均可入药,有抗氧化作用、抑菌作用,可止痛、杀虫、防治风湿。花椒枝杆还可作烘烤干花椒皮的燃料(环保生物质燃料)也可作活性炭和食用菌生长基以及生物有机肥主要原料,花椒叶粉是优质的饲料添加剂(开胃剂),花椒籽种壳主要成分是应用广泛的植物油脂,成熟花椒籽仁出油率可达30-40%,花椒籽仁油α-亚麻酸(α-Linolenicacid,ALA,十八碳9,12,15-三烯酸)含量高达30%,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健脑和通络活血等功效,被称为“脑黄金”,可作保健油开发,花椒嫩芽是高档菜品和花椒茶以及花椒芽酱菜的主要原料,花椒精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疗和保健品。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基础性研究深入不够。江津区从1978年开始在先锋镇规模化发展花椒产业,虽然花椒深加工项目两次被科技部列入“863”计划,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提取花椒精、微囊花椒粉、α-亚麻酸粉、鲜青花椒油工艺等获国家专利,开发了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当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由于产品与市场销售不匹配,多数产品未能走向市场,从而制约了新产品的开发,我们对花椒及副产物的基础性研究依然严重缺乏,如各类花椒产品(花椒酱、保鲜椒、干椒皮、花椒油等)的花椒适宜采摘期指标的确定,各种副产物的芳香物质、麻味素等的构成种类和规模化成份分离方法等研究不深入、不透彻。在花椒副产物的应用方面,陕西韩城做得相对要好,韩城国家级龙头企业金太阳油脂药料有限公司,开发的花椒芽苗酱菜年产值近10亿元,他们也以3元1斤的价格在我区少量收购花椒嫩芽。
2.原材料品质不易保证。我区花椒种植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点多面广,为了追求较高的产量,年施用农药和叶面追肥4-7次,花椒嫩芽等副产物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难以全部保证。
3.招商引资针对性不强。我区目前已有重庆骄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江津区吴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凯扬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丰源花椒有限公司已开展通过鲜花椒灭酶过程中收集废汽来生产花椒精油,重庆霏洋活性炭制造有限公司少量使用花椒枝杆生产活性炭,但总体来看,花椒副产物利用还极不充分、不彻底。缺乏开发利用花椒副产物的专业企业,产业招商缺乏针对性。
三、促进花椒副产物利用的“六项建议”
(一)近期措施
1.加强基础研究。开展江津花椒从挂果至种子采收期间,麻素、芳香油等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明确气象与花椒生长的关系,为正确采收提供科学依据。与专业院校合作开展花椒、枝杆、嫩芽、叶片、籽仁的成分、含量分析和综合利用初试、中试,为开发新产品打基础。
2.保证原材料品质。引导椒农就近加入专业合作社,对花椒及副产物的生产、采收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农药使用间隔期安全,为系列产品生产提供绝对安全的原材料。
3.精准招商引资。针对我区花椒副产品开发,精准对韩城金太阳油脂药料有限责任公司花椒芽菜辣酱系列生产、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花椒废弃物综合利用、四川省洪雅县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花椒综合利用等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确保招得来、留得住、见效快、可持续。
4.加快市场建设。抓紧对接推进重庆江津先锋国际花椒产业城项目合作协议和项目论证,尽快落实市场建设用地所需经费,开展用地平场、道路、市场等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建成投用,并逐步建成集大数据、期货等于一体的全国花椒集散中心。
(二)远期措施
5.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持续播出江津花椒公益广告,在进出我区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花椒形象雕塑,在区内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设置江津花椒产品展销台,组织花椒生产加工企业参加农交会、京交会、世博会、绿博会等打响江津花椒自主品牌,开展江津花椒主题的书画摄影文创比赛,持续开展中国·江津花椒贸洽会、中国重庆富硒产业发展大会,提高江津花椒及副产物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6.强化基础设施。以花椒产业开展系统信息采集为基础,依托花椒市场建设,用好用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切块部分资金保障花椒大数据建设,率先在江津区建立国家花椒产业大数据中心,更好地为我区花椒产业健康发展服好务。在花椒主产区通过“一事一议”和竞争性立项等完善一批小型水池、基地公路等基础设施,以解决生产用水和原材料运输等问题。与活性炭、生物质燃料、食用菌生产企业对接,运用农村环卫压缩运输车、小型枝杆粉碎机等适用设备,解决花椒枝杆刺多不便运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