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荣昌观胜镇银河村:贫困户变股东 驶入富裕的“幸福港湾”

2020-11-16 11:19:19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

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记者 李文萍

让贫困户成为集体经济的股东,2017年以来,荣昌区观胜镇银河村180户贫困户(脱贫户)共获得分红9.73万元,单次分红最高达到1000元。虽然分红不多,但是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使得他们积极参与到产业建设中,脱贫增收。

银河村围绕“养好一只兔、种好一棵树、栽好一味药、用好一库水”发展理念,跟一般户、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肉兔养殖、中药材及水果种植、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银河村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拓展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而村民则搭乘“集体经济大船”,共同驶入富裕的“幸福港湾”。

借船出海 挽救于濒

干净的兔舍,整齐排列的兔棚,一只只洁白的兔子或站或趴在兔棚里,显得尤为可爱。

这是银河村招商引进的达生兔业兔场,负责人秦小容介绍,达生兔业跟银河村村集体有着紧密合作。第一期工程村集体项目资金投入11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厂房和“三通一平”建设;第二期工程集体经济投资入股共计80万元。

秦小容的介绍道出了银河村发展壮大产业的重大规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2017年,银河村获上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130万元。如何用这笔钱,带动产业发展?

▲ 达生兔业兔场

村党总支一班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制定了贴合镇情村情实际的发展规划。决定从肉兔养殖入手,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为什么选择发展肉兔养殖?

据秦小容分析,一是因为观胜镇素有“渝西肉兔之乡”的美誉,肉兔养殖产业有一定基础;二是因为观胜镇地理优势明显,处于自贡、内江、璧山、荣昌和铜梁等肉兔消费县的周边,具有大量消费群体。

选定肉兔养殖产业,又该如何发展?

2017年以前,观胜镇有7个传统的小型肉兔养殖场,但由于种兔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饲养环境落后、管理模式粗放,幼兔发病死亡率高,商品兔产出率较低,肉兔品质难以保障。

“有一段时间,感觉肉兔都快没了。”秦小容感慨。

为了“养好一只兔”,村党总支最终决定借船出海——引进养殖经验丰富的业主,走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发展之路。

▲ 达生兔业兔场

秦小容就是被银河村第一个引进的养兔业主。村集体投入集体项目资金与其共同建成荣昌区首个现代化、标准化肉兔养殖场。兔场占地7.5亩,建有7个标准化养殖车间,全部采用自动化管理,1个工人就能管理2栋兔圈,饲养600多只种兔、4000多只肉兔,年出栏优质肉兔达10万只,经济效益显著。2017年以来,村集体按股份投资比例已获得分红23.5万元。

在银河村成功经验的带动下,2018年,许友村、云峰村与凉坪社区共投资200万元继续打造达生兔业二期工程,沿用一期“村集体+业主”的方式,通过“回本收息”的方式获得收益。

“观胜镇的肉兔规模是全区最大的。”秦小容介绍,先后又有3家肉兔企业进驻银河村,同时依托观胜肉兔科技园,全镇的肉兔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合作模式,将肉兔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做精。

造船出海 品牌运营

如果说银河村采用“借船出海”发展肉兔产业,那么,在做强观胜枇杷产业中,银河村则主动“造船出海”,以村集体名义成立合作社,品牌化运营枇杷产业。

事实上,观胜枇杷口味鲜甜,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老牌子”,但一家一户种植,导致管理缺乏、销售局限、树木老化,观胜枇杷逐渐没落。

那么,如何“盘活”老品牌?

观胜镇党委出台“以奖代补”政策,种植户对枇杷树修枝割冠、老树嫁接,均可按株获得奖励;除此之外,还引进大五星、白玉等优质品种,按每株2元的低价格提供种苗给种植户。

在政策激励下,银河村党支部何天兴、郑安华等多名党员发动56户枇杷种植户成立了观胜镇曲塘枇杷专业合作社,老树维护200亩,新种枇杷400亩,实现了新老树更迭、品种优化。

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观胜枇杷又逐渐“亮”了起来,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很大提升,于2017年通过无公害认证,并通过抖音、荣昌新闻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唤起了广大消费者对“观胜枇杷”的回忆。

为保证枇杷销售价格,合作社将枇杷进行统一定价、包装,利用“在村头”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合作社按每斤一元的标准收取销售服务费,除去服务费,果农获得的收益均高于市场价。因观胜枇杷肉质鲜嫩、甘甜适口,又名声在外,每年线上线下采买的人络绎不绝,枇杷供不应求。2020年,村集体经济获得利润2000元,果农每亩收益约1万元。

“以前百姓背到街上去卖,两三块一斤,还没人买。”银河村党总支部书记唐名位介绍,“现在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销售,枇杷的品质和价格上去了,基本上都是8~10元一斤,很多枇杷还在树上都被摘完卖了。”

▲ 银河村村民分红仪式

另外,银河村还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支部带动作用,引导群众探索发展中药材,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发展。村干部通过大量走访和动员工作,成立重庆市银耀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133户贫困户(脱贫户)入股,并创建了300亩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园是观胜镇中药材高产示范基地和“三变”改革试点基地,由“三资联股”,村集体资金投入30万元,56户农户土地折股23.4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入26.6万元,对土地入股农户采取“保底+分红”分配方式,药材销售后除去管理成本和公积公益金再按股分红。2019年,合作社实现首次盈利,贫困户(脱贫户)分红资金2.66万元。

地处国家中型水库黄桷滩水库流经辖域,银河村自然风光独特,结合采摘、农事体验,跟睡佛社区、云峰村联合投资50万元与万灵山公司倾力打造银河水岸风景线,发展乡村旅游。借此契机,银河村开发了游船观光项目,游船运营至今,效益逐步增加。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