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荣昌昌州街道八角井村:破解“三无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2020-11-15 17:33:15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

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杂志记者 胡霜玉

无产业、无基础、无优势是全国绝大数农村现状,“三无村”在乡村振兴路上,产业振兴是关键,培育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当头炮”。如何从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心村”变身为小康村,有效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集体经济“空心”困境?作为中组部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的八角井村,给出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答案。

构建“土地合作社+”添动力

整洁的乡间村道,干净清澈的池塘,精美的农家小院,眼前好似一幅别致的乡村田园图。沿着八角井村的乡村便道,只见太空莲、沃柑、榨菜苗等产业基地有序地分布在便道两旁。八角井村党支部书记严荣强说:“道路两旁栽种的莲子、沃柑、秦橙等,规模都不大,只有一两百亩。”由于农业抗风险能力差,为了将“有限的鸡蛋”放在多个“可靠的篮子里”,八角井村积极采取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进秦橙、太空莲36号、澳洲茶树、沃柑等8种产业项目,流转土地1800余亩。

▲ 太空莲 36 号种植基地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我们不能让村里的土地成为撂荒地,这是构建‘土地合作社+’的最终目的。”八角井村党支部书记严荣强介绍,“引进项目之初,我们都会进行严格考察,企业规模如何?项目适不适合八角井,项目市场前景怎样……”以土地合作社的名义流转村民土地,合作社能充分保障入社农户权益,土地的利用也变得更高效。为此,八角井村成立了沃荣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八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构建“土地合作社+”产业发展机制,让土地合作社引来先进农业技术、现代企业管理、优质社会资本,发挥村集体经济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

2019年6月至今,八角井村采用“土地合作社+高等院校+专业合作社”模式,引入西南大学师资力量,开展淡水养殖、生态稻虾养殖;采用“土地合作社+农业企业”模式,引入千层金种植及加工项目、秦橙智能综合产业园等项目。此外,八角井村以多种方式引入了金牧粮草种养循环、黑玫瑰李子种植、沃柑种植等特色种植项目。

强化利益联结促增收

八角井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由沃荣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八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八果建筑劳务公司组成。土地合作社为八果农业公司提供土地,八果农业公司为土地合作社提供分红,土地合作社与八果农业公司的劳务委托则交由八果建筑劳务公司,为其提供劳动力。

八果农业公司主要与引进项目合股联营,如秦橙智能综合产业园(村集体经济占股31%)、千层金种植加工项目、三叶树种植项目等;土地合作社旗下包含自营项目(如沃柑种植、太空莲种植)与引进项目(如金木粮草种养循环项目)。八角井村产业发展框架明晰,利益联结机制以“普遍受益+重点惠及”为总体思路,以“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为基础框架,以“保底性分红+增值性分红”为有效保障,让村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见证者、利益的维护者、集体经济建设的推动者与农村综合改革的受益者。

▲ 沃柑种植基地

2019年,土地合作社向全村11个集体经济项目,提供约1800余亩土地,为村民发放保底性分红90余万元。截至2020年5月,八角井村有800余户农户自愿加入土地合作社。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八角井村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学工一体、注重实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2019年8月至今,村集体经济组织共为村民发放务工费30余万元。

“村集体确实搞得好,村里人都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因病致贫的温植树说。2019年,他在村里务工挣得6909元,家里土地分红得到1017.5元。

创新基层党建增后劲

从八角井村办公室出发沿着乡村便道行走半小时,八角井乡村振兴楼映入眼帘。乡村振兴楼坐落在八角井村产业基地中心,“兴农联合党支部就设在这里。”严荣强说,“我们为什么要成立兴农联合党支部,就是为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村集体的管理更规范化、制度化。”

▲ 八角井乡村振兴楼

为确保八角井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变味”“不变质”“不变心”,八角井村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成立兴农联合党支部,探索实施“村级党支部+农村产业党支部”党组织运行模式,努力实现“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

壮大集体经济,需要找准党建推动产业的切入点。兴农联合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围绕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切实形成农村产业党支部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村的“头雁”效应。

“发展村集体经济,本质就是为了带领百姓增收致富。在这条路上,党支部把百姓工作做通,让百姓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利益的建设者、受益者,我们的工作才算有收获。”严荣强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