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奉节县始终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放在首位,抢抓就业扶贫和鲁渝劳务扶贫协作机遇,以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探索推出“套餐式”扶贫车间发展模式,实现其“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有效兼顾,以及就地就近就业。
目前全县建成扶贫车间33家,吸纳903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412人,年均増加工资性收入6600元以上。
积极探索 建好“三类”扶贫车间
一是发展“工厂式”扶贫车间。整合、盘活村集体闲置或低效资源,承接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乡村“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16个,其生产环节环保安全、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用工灵活,实行集中上班与弹性上班相结合,兼顾家庭生活和农业生产。
二是探索“家庭式”扶贫车间。把就业扶贫车间搬到贫困村或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家庭式”扶贫车间12家,业主负责把机器设备、加工材料和技术培训送到贫困户家中,并及时回收产品,使其“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三是壮大“入股式”扶贫车间。通过“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到户扶贫资金等入股种养殖行业,发展“入股式”就业扶贫车间5家,除年终领取保底金和分红外,还可到车间务工,累计吸纳2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1.5万元。
加大扶持 落实“三项”工作保障
一是解决问题“护”。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议,帮助生产防疫物资车间率先复工复产,会同企业抓订单保生产、外贸商品由沿海通关为重庆出关,推动扶贫车间规范化管理、高效化营运,新增19家扶贫车间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500余人就近就业。
二是财政资金“补”。落实专项扶贫资金1970万元,其中鲁渝扶贫项目资金1470万元创建扶贫车间21个;通过一次性建设补助、给予带动就业示范奖补,为33家扶贫车间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400万元、带动就业示范奖补20万元。
三是创业贷款“扶”。企业和个人符合条件创建就业扶贫车间,优先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个人最高额度20万元,合伙创业或共同创业最高额度不超过300万元,目前已为7家就业扶贫车间发放创业贷款157万元,政府贴息10万元。
强化服务 用好“三大”工作举措
一是强化联动培训。围绕服装、电子、手工加工等重点工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实施企业经工代训,提高就业扶贫车间员工技能水平,现累计开展联动培训600余人。
二是深化交流对接。引导在家贫困人员,包括轻度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树立劳动光荣观念;动员扶贫车间开通绿色通道,降低用工条件、简化用工手续、灵活用工方式,实现车间生产与贫困人员就业增收双赢。
三是优化服务保障。出台就业扶贫车间、创业就业示范山村建设带动就业绩效奖补办法,从资金、技术、规划上给予扶持帮助;把发展扶贫车间作为乡镇扶贫工作考核内容,明确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各方职责;定期召开推进会议,促进就业扶贫车间项目稳步建设。(来源:奉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刘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