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速看!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公布

2020-09-14 15:56:21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9月14日讯(记者 胡霜玉)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发布会今(14)日在荣昌区安陶小镇举行。报告就重庆灯光指数、网红打卡必游地、夜间经济消费主体等方面作了分析。

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夜市街区、开展夜市文化活动、完善夜市配套设施等举措,加快夜市改造升级,增强夜市消费活力,大力发展夜间餐饮、夜间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满足市民和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丰富夜间经济文化内涵,塑造重庆夜市品牌。2019年11月16日在芜湖市举行“2019年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公布的10强城市中,重庆位列十强第一。2019年12月6日,“腾讯•中国十大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中国十大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榜单”发布,重庆再次荣登榜首。

2019年重庆灯光指数创历史新高

“重庆夜景家喻户晓”,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在携程、途牛、驴妈妈等旅游网站检索发现,评分和点击量高的重庆游攻略与游记中,几乎都把重庆夜景作为必看内容。

近两年重庆灯光指数相比以往有较大提升。其中:2018年指数增长最快,2019年重庆灯光指数达到历史新高,较2013年相比增幅达184.53%,年均增长率达10.75%。从夜间灯光图可以看出,近六年来,重庆夜间灯光斑点面积占比从0.129增至0.200,增幅达155.32%,夜间灯光亮度从0.361增至0.744,增幅达206.26%。

渝中、江北、渝北成流量、网红高地

据了解,报告选取常态化下2019年11月主城区人口周末流动数据分析,周末时段渝北区作为目的地以5255万余人次当选流量王;作为出发地,渝北(5234万人次)、江北(5074万人次)领跑主城区。马蜂窝自由行旅游网站数据显示,重庆网红打卡必游地评分TOP8晚上全部开放,其中一半来自渝中区。轻轨站客流数据显示,大剧院—小什字成游客流量最大区间。

重庆火锅店数量堪比ATM机

数据显示,主城九区有1.32万家火锅店面,内环以内区域火锅店密度最大,高达21.7家/平方公里,有网民称,“在重庆找一家火锅店比找一台ATM机还容易”。重庆火锅店分布与重庆组团式城市结构类似,呈“多中心分散式布局”,主城区形成“九大火锅核心圈”,分别为:解放碑、人民路、观音桥、大坪、三峡广场、石桥铺、南坪、杨家坪、大渡口。重庆市火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重庆火锅从业单位从业人数为43.8万人。如果把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加以估算,包括最上游的原料生产基地、中游的火锅调味料及底料制品、最下游的火锅门店和新兴方便火锅在内,重庆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接近500亿元。

娱乐休闲点亮夜间经济

不完全统计表明:一个城市的夜店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夜间繁荣程度。截止2019年底,从重庆美团娱乐休闲项目供给来看,运动健身、理疗养生、酒吧、KTV的供给比例靠前,运动健身以23%的占比排名首位。

从美团夜间娱乐休闲人气商家的地区分布来看,重庆主城区私人影院、KTV、酒吧等九种夜间娱乐人气商家一共有2040家,江北区数量最多达443家,渝北区紧随其后有398家;南岸区、渝中区、九龙坡、沙坪坝站在第二梯队,夜间娱乐项目数量在200家左右;大渡口区、北碚区、巴南区站在第三梯队,夜间娱乐项目在100家左右。

从美团具体的夜间消费场景来看,私人影院、酒吧、密室逃脱、DIY手工坊数量江北区最多;KTV、理疗养生数量最多的是渝北区;轰趴馆最多的是大渡口区,北碚区紧随其后。

此外,在未受疫情冲击影响的常态下,文艺演出行业在重庆也非常受欢迎,演唱会、话剧歌剧、戏曲艺术、音乐会、舞蹈杂技等文艺演出场次平均每月40场,主城区热门剧院也高达20家。

80后、90后为夜间经济主体,90后成夜间消费主力

综合近年来百度搜索数据显示,重庆夜间经济的消费主体是本地居民,其次是外地游客。

从年龄分布看,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占搜索指数70%左右,仅90后就占搜索指数的一半左右。

从性别分布看,男性占搜索量55%,女性占45%,另外TGI(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男性略高于女性。

80后、90后是夜间经济主体,90后成消费主力。夜间成了释放自我、休闲娱乐的好时间。从凌晨时段以电影院为起点的网约车用户占比看,80后、90后占总数95%左右。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