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必娅到农户家了解情况。新华网发(龙贻鑫 摄)
新华网重庆8月12日电(龙贻鑫)近日,在重庆铜梁区维新镇沿河村建卡贫困户陈亿信家中,镇扶贫干部肖必娅正在了解陈亿信最近的生产生活情况,嘱咐他要照顾好家里的土鸡、及时收好土鸡蛋,过几天再上门帮他销售。“今年以来,在‘肖肖’的帮助下,我在家就卖了几千块钱的土鸡和鸡蛋,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困难。”陈亿信说。
“肖肖”,这是村民对肖必娅的亲切称呼。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肖必娅自2018年驻沿河村以来,始终牢记“为群众办好事,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成事”的服务信念,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启了互联网 农产品电商模式,真正让沿河村的土货“跑起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作为一名90后,肖必娅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沿河村工作,村里到处都留下她奔走忙碌的身影。“刚到沿河村时,我跟着村支书入社入户了解情况,感觉不太适应,但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肖必娅表示,她深刻明白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切实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担子。
走访中,肖必娅发现沿河村群众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也是喂鸡鸭鹅等的能手。但由于离城区太远,这些土货找不到好销路,卖不上好价钱。为此,在镇村的支持下,她牵头依托村里的“爱在龙乡”平台建立了“消费扶贫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村集体、村民销售糖柑、麻羊、辣椒、土鸡蛋等农产品。
去年,“消费扶贫馆”电商平台实现销售额15.18万元,线下实现销售额9.48万元,“互联网 农产品”的电商扶贫模式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以前,只有到镇上去卖东西。路远不说,还经常卖不起好价钱。”沿河村村民彭安兰说,现在有了“肖肖”和镇村干部上门帮忙,大家家里的土鸡、鸡蛋等农产品再也不愁销路啦!
每天到村民家了解农产品的货源情况,成了肖必娅的工作常态。她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建立了沿河村农产品台账,保障了电商平台的货源。
此外,为帮助村民销售更多的“土货”,肖必娅还发动维新镇及沿河村的干部协助推广农产品,并主动联系区级部门单位食堂,通过“消费扶贫馆”推介沿河村及附近农户的农产品。
“肖肖姐在工作中待人亲切,总是冲在最前面。村民有什么事也总是喜欢找她帮忙。她是我们的贴心人。”沿河村青年干部汪小丹说,村里建起了“消费扶贫馆”后,除了日常工作外,肖必娅更加忙碌了,成了接单员、收货员、送货员。